招聘与裁员并行 /b>
小红书一边不停招聘,一边疯狂裁员,这种矛盾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近期有消息传出,小红书新一轮预计 20 - 30%的裁员计划正在进行,从今年 618 大促结束后就不断有类似风声。但与此同时,招聘岗位也不少。这可能反映出其内部业务方向的频繁调整。
管理层也进行了大换血,说明公司发展在不断探索。一边的裁员或许是在优化业务结构,淘汰不合适的员工和业务;另一边的招聘则是为新兴业务补充新鲜血液。如此左右互搏,小红书在电商化道路上的急切可见一斑。
618数据的真相 /b>
一个多月前的 618 电商大促,小红书成绩亮眼。直播订单数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 5.4 倍,购买用户数为去年同期的 5.2 倍。数据增长很猛,但背后原因值得深思。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小红书平台本身电商规模基数较小。
和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相比,这点增长在大盘子里还掀不起太大的浪。不过也证明,只要有活动刺激,小红书的电商业务还是能有所起色,只是要持续保持并扩大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直播业务的探索 /b>
从 2023 年初开始,小红书在买手直播的路上越走越远。先是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网红章小蕙在小红书开启首场直播拿下超 5000 万元的 GMV,随后牵手董洁三场直播 GMV 累计破亿。这种打造现象级主播的做法的确是快速布局电商业务的捷径。
但现实是,小红书和成熟电商平台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在淘宝、抖音等平台面前,小红书的直播业务规模和影响力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要想在直播电商领域站稳脚跟,还需在内容运营、主播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商业化的困境 /b>
小红书成立 11 年了,一直想在电商领域分一杯羹。平台有庞大活跃用户群体,以种草平台起家,人们把它当搜索引擎用,但商业化之路却不顺利。很多品牌方投放广告,用户被种草后却去第三方平台下单,绕过小红书,其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从最初跨境电商到后来自营电商“小绿洲”,业务都不温不火。这说明小红书虽然有流量优势,但在将流量转化为实际销售额上存在问题,电商模式还有待完善。
与巨头的竞争 /b>
如今电商竞争激烈,淘宝、京东、抖音等巨头各有优势。小红书如果和它们拼低价,无疑是自讨苦吃。拼多多以低价赢得消费者认可,淘宝、京东、抖音也都有成熟的低价策略和供应链体系。
小红书选择买手电商模式进行差异化竞争,依靠博主笔记吸引垂直粉丝带动销量。但眼下很多优质小众品牌逐渐被综合电商巨头瓜分,小红书在货源上的优势也面临挑战。要突出重围,必须有更独特的竞争策略。
前路的挑战与机遇 /b>
小红书数以万计的买手是商业化变现的中坚力量。比如顶流章小蕙在小红书直播销售额动辄过亿,换到淘宝平台却反响平平,这显示出小红书平台对特定买手的适配性。但平台上商家情况不佳,说明在商业生态建设上还有不足。
现阶段,小红书要把电商路走好,要解决流量转化、吸引优质品牌、完善商业生态等问题。不过,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独特的种草属性,也为其电商发展提供了机遇。小红书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现有问题,才能在电商市场有所作为。
在电商巨头林立的时代,你认为小红书能否找到突破口实现电商化逆袭?记得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一起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