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骗子精心布置的“圈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案例,以及相应的防范方法。
快递理赔诈骗
2月13日,鄞州的王女士接到自称顺丰快递小哥的电话,说她快递丢失要走理赔流程。王女士照做后,理赔款却没到账。对方又说因她给别人拼多多砍价会扣费,要她下载屏幕共享 APP 转钱到指定账户,还承诺返还钱款。王女士信了,结果转钱后对方不仅没还钱,还让她继续转,王女士这才发现被骗,损失2万2千余元。
骗子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购信息,冒充电商平台或快递人员,以丢失快递理赔为诱饵,诱导下载屏幕共享 APP,最终把受害人卡上的钱转走。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先通过官方平台核实情况,千万别轻易相信。
虚假购票诈骗
有的人因购票心切就容易落入陷阱。比如陈某,着急买票时加了对方微信。双方商量好价格,陈某付款后,对方发了张下单成功的图。可之后骗子就没了踪影,把陈某拉黑了。骗子打着“优惠”或“有门道”旗号,虚构商品信息,诱使受害人绕开平台私下交易,一旦付款就会被拉黑骗钱。大家买票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别轻信陌生人。
购物刷单变种诈骗
这种诈骗方式是通过免费商品诱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前期会小额返利,让受害人觉得有利可图。之后引导下载 APP 进行大额刷单,引诱不断投钱,最后血本无归。全国各地都有人因这种诈骗方式上当受骗。遇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谨慎,别被小利迷惑。
二手交易诈骗
4月15日,丁某在“闲鱼”二手平台想“捡漏”高价手办,认识了卖家郑某。郑某利用丁某想便宜购入的心理,用话术获取信任。之后以资金被“闲鱼”冻结、工资卡被银行冻结、还信用卡等理由,陆续向丁某借钱。丁某出于信任先后转账38次,结果被骗4万余元。在二手交易时,要了解清楚对方情况,涉及金钱往来更要谨慎。
客服退款诈骗
有王女士接到不明电话,按要求提供支付宝账号后,陷入骗子“圈套”。退钱过程中,客服让她加入 QQ 群,群里发处理方案。5分钟完成验证,王女士言听计从。骗子看她支付宝没钱,又让转银行卡里的11万元到指定账户。直到客服引导去银行 APP 贷款时,她才察觉异样,要求退款,但客服挂电话、解散群,王女士被骗14万元。接到“客服”电话要先核实,别盲目操作。
防范诈骗要点
接到电商“客服”电话,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核实。要返回原购物、贷款等官方平台或打官方客服电话,让工作人员确认情况。绝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以防被骗。
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像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等,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如果对方要求转账或借贷,千万别理会。只要提高警惕,就能有效降低被骗的风险。
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诈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