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业务目标明确
2月28日,Keep发布了线下业务目标及2023年运营策略。数据显示,它在2022年已经与北京100家健身房成功合作,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将扩展至150家。在广州,合作健身房数量要从5家增至30家。从数据增长可见其发力线下的决心。
这一目标达成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线下健身选择,也有利于Keep在更多线下场景触达用户,进一步扩大其线下影响力。以广州为例,更多健身房合作意味着更多当地用户能体验到Keep的服务。
实体奖牌成爆款
Keep的实体奖牌很受欢迎。2022年3月开始的某期主题活动让人瞩目,有70多万用户参与,平台因此营收超4000万元。在小红书上,自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每月搜索“Keep奖牌”都有热门笔记产出,获赞1 - 11万不等。
实体奖牌设计元素与社交属性吸引不少用户。用户拿到奖牌后还会在各社交平台分享,不仅活动本身成本较低、销量高,还增加了平台曝光,可谓一举三得。原先免费的虚拟奖牌,现在价格从3元涨到了19元,也说明其受欢迎程度。
线上业务增长有局限
Keep线上业务包括会员订阅及收费内容。从数据看,其贡献营收比例从2019年的22.8%上升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38.6%。尽管有增长,但和线下实体奖牌等带来的影响相比,仍存在差距。
2021年Keep平均MAU(月活跃用户数)有3440万,可平均月度购买Keep自有品牌产品的用户仅38.3万,转化率只有1.11%,也就是每100位活跃用户中只有1位愿意下单购买运动产品,这反映出线上业务转化还需提升。
奖牌业务存在问题
Keep奖牌业务在火爆的同时也有争议。一方面,奖牌质量遭部分用户质疑,发货效率也不高。另一方面,在社交、购物平台上存在“奖牌代跑”现象。这种作弊行为严重拉低了奖牌的社交货币价值。
本来奖牌凭借社交属性吸引用户,很多人是因为其能够在社交平台展示而参与活动的。但代跑现象一旦增多,奖牌的独特性和社交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可能影响用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对比国外品牌差距
国外有智能健身器材品牌Peloton。Peloton付费用户数在2019年为51.1万,到2020年迅速增长至310万,付费用户数在总用户数中占比超30%。反观Keep,线上付费业务虽有增长,但差距明显。
Keep无论是会员订阅还是付费课程等,付费用户规模和占比还未能达到Peloton那样的水平。这说明其在吸引用户付费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在课程质量、产品体验等方面创新和优化。
线下竞争环境残酷
在国内线下健身市场,Keep面临强大竞争。截至2022年底,乐刻已在全国开出门店1200多家,超级猩猩开店数量达到250家。超级猩猩创始人刘舒婷还表示,在形势有明显变化以前不会加大扩张速度,而是做一些产业培训和方案输出。
Keep调低Keepland团课价格,推出与传统健身房合作计划等,都是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但面对已有众多门店布局和稳定客户群体的对手,能否抢占市场份额,仍充满挑战。
你认为Keep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还能想出哪些新点子来提升竞争力?记得点赞分享本文,一起聊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