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荣耀时刻
微信视频号今年入选腾讯年度产品最高荣誉“名品堂”,这可是无上的荣光!入选“名品堂”的产品以往有1亿奖金,而视频号有300多名员工,要是平均分,每人能额外得30万奖金。它的日活用户数还将突破5亿,成为国内仅次于抖音的第二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这份成绩单相当亮眼。
放眼当下短视频市场竞争激烈,视频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反映出其背后团队的努力和独特优势,也证明了在巨头腾讯的体系下依然可以诞生有竞争力的产品,也预示着其未来在商业拓张等方面可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微视高光期望
几年前,腾讯为追赶短视频赛道,对微视可谓倾尽全力。它不仅调动内部所有资源支持,还进行集团级架构调整,将短视频业务整合进PCG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技术团队扩充到200人,还高价从Instagram挖顶级算法和增长工程师。
腾讯还为微视推出30亿达人补贴计划,春节红包营销活动砸下5亿巨资。当时腾讯管理层估计满心期待,以为微视能在短视频市场杀出一片天。如此大规模投入,就像一场豪赌,把筹码都压在了微视上。
微信与腾讯之态
在腾讯内部,微信有着特殊地位。有个鹅厂笑话,问广州微信总部员工是微信还是腾讯的,他会说自己是微信的不是腾讯的。可见,微信员工对微信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远超腾讯公司。
以前微信年会年年给员工发当年最顶配的iPhone手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微信在腾讯内部的超然地位。这样的独立姿态,让微信在对待腾讯其他业务时会有自己的考量,不太容易被公司强推的战略产品影响。
支持微视的抉择
假如当年是微信负责人,面对公司强推的微视,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将微视强行植入微信生态,从菜单入口到朋友圈、好友关系链,给微视顶级资源倾斜,全力推动发展。另一种是坚持微信团队独立与产品完整性,对微视仅提供部分支持,维持微信核心生态不被侵蚀。
最终微信选择了后者,采取“有限支持”态度。微信给微视的30秒朋友圈视频支持力度就不算大,这种态度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微视的命运。微信可能更在意自身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视频号的崛起
微视逐渐退出舞台后,微信没放弃对短视频的想法。和微视策略不同,视频号成了微信“亲生”产品,直接嵌入微信生态,享受顶级资源。它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快速获得用户流量。
在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构建上,由于有微信的强大支持,视频号吸引了众多创作者和品牌入驻。这让其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如今的视频号,已经在短视频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成败背后的启示
回顾微视失败和视频号成功,能发现大公司整合资源是艰难挑战。微视资源投入不少,但没和微信生态深度联动,就像一座孤岛,无法突破瓶颈。而视频号凭借和微信的紧密关系,团队协同好,产品定位准,迅速崛起。
这也提醒大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资源整合和内部协同。比如其他公司在拓展新业务时,不能只靠资金投入,还得注重生态融合。大家觉得微视要是当年得到微信全力支持,能成功吗?记得点赞分享本文,一起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