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近期,海口市就发生多起诈骗案,涉及金额不小。下面,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些诈骗情况和防骗要点。
快递理赔诈骗案
11月7日,海口市龙华区30岁的个体户林先生报案。他6日在龙华路的某某咖啡厅,接到“00”开头境外电话。骗子自称快递客服,说其包裹丢失要理赔。然后让林先生加了QQ号、微信号、微信企业号,语音指导打开支付宝看信用额度。随后又让下载“乐播投屏”APP入会,骗他充值返还理赔金。林先生最后被骗1万多元。
此类诈骗屡见不鲜,骗子利用人们对快递理赔的信任,一步步诱导操作。大家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谨慎核实,不要轻易转账。
二手交易平台诈骗
骗子在二手平台冒充买家找目标,假意交易发虚假截图。像有案例,对方通过“闲鱼”发“未开通消费者保障协议”截图,说已付款,让受害人扫二维码联系“客服”开通业务。骗子以此为由,诱导受害人缴纳保证金。
二手交易本是方便大家的事,但诈骗分子却钻了空子。我们在交易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信息,切勿轻信截图内容和陌生人引导。
冒充采购诈骗
冯先生遇到自称农垦中学采购员要代购水泵。他加了推送的厂家微信后,回复能帮预定并要求采购员支付货款。这类诈骗中,骗子冒充部队、政府工作人员订购物资,让受害人提前代付资金。
很多人容易被“丰厚利润”迷惑,看到订单就心动。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千万要冷静,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一
林先生遭遇快递理赔诈骗时,骗子套路一环套一环。先以包裹丢失引诱,后又以信用额度低为由,让其下载软件、借贷充值。其核心就是一步步掌控受害人操作,骗走钱财。
这类诈骗就像一个圈套,环环相扣。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按照陌生人要求操作软件、透露财务信息。
11月11日,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员成功劝阻一起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受害人接听陌生电话,对方称误将其账号升级为代理,不取消每月收费,还引导下载屏幕共享软件、贷款转账。幸好预警员及时通过96110告知,止损10000元。
反诈中心作用重大,大家平时要留意96110来电,及时了解可能的诈骗情况。如果接到类似“升级账号收费”的电话,一定要多方核实,不要盲目操作。
防骗总结与提醒
防范诈骗要多方面警惕。接到自称客服电话,先到正规网站或通过官方电话核实信息。二手交易注意核实买家身份,不轻易相信截图和二维码。遇到冒充公职人员采购,要核实身份、避免代付资金。
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我们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大家平时可以多学习防骗知识,关注警方发布的诈骗预警,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可疑情况?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