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航的砍价遭遇>
2021年3月,上海律师刘宇航参加了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他满心期待能成功免费拿到商品,为此邀请了10多位好友帮忙砍价,甚至充值9.9元买了砍价加速包。可耗费了半天精力,砍价结果却毫无变化,始终差“0.9%”,这让他既无奈又气愤。
<相似的砍价困境>
有另一位拼多多用户也有着类似“砍价难”的经历。多名拼多多资深买家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最后一刀砍价难,是因为拼多多算法向新用户倾斜。运气好找到新用户助力的,二三十人或许能搞定;运气不好没新用户的,可能要助力上百刀。
<“砍一刀”的营销本质>
业内人士分析,“砍一刀”吸引人的本质是把营销游戏化。在拼多多发展早期,这种“拉新方式”为其迅速积累了大量新用户。通过让用户邀请好友砍价,扩大了用户群体,提升了平台知名度。
<投诉与舆情风波>
2021年3月,就有拼多多用户因“砍一刀”虚假不透明,向黑猫投诉平台投诉。一篇关于此的文章在全网获得超1亿点击,但自媒体博主陷入与拼多多的纠纷。梳理舆情发现,拼多多在名誉纠纷类案件中诉诸法律情况远超淘宝。
<博主的纠纷困境>
这位自媒体博主收到的起诉书,和此前“拼多多假书风波”中柒财经收到的除主体外几乎一样。拼多多给和解条件是禁止其在社交网络发表相关评论。虽博主在舆论上胜利,但产生的成本难以估量。
<律师与分析师观点>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魏冬冬认为,“砍一刀”算法本身不一定违法,但拼多多在利用算法时,没向消费者披露机制,还故意误导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互联网分析师张京科指出,拼多多钻政策空子,利用人们占便宜心理,引发了其他企业效仿。
大家身边有人成功通过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拿到商品吗?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