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现象普遍 /b>
在直播行业,刷数据已不是新鲜事,业内人士透露这已成为可操作常规。某直播平台技术运营王凯,工作KPI里就有“优化”直播间内人数。刷量公司负责人也称,运营涨粉模式和官方无差别,直播间刷量是行业公开秘密。
实际中,不论是主播、刷量公司还是平台官方,都参与到刷量行为中。这让整个直播行业的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观众看到的热闹场景也许只是假象。
刷量价格情况 /b>
不同平台刷量公司的价目表各有不同。第一家刷量公司针对快手,每1000个高质量真人活粉要180元,还需自带作品。而重点关注抖音的刷单公司更“便宜”,涨10000个质量粉只需58元,一小时就能到账。
还有负责挂榜的直播间人气出售,每100个人气220元,还能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这些明码标价的刷量服务,让刷量行为变得更具“操作性”。
抖音平台问题 /b>
知乎网友“张蕊”提到,最初抖音Dou+视频加热推广效果不错,用户留存率和互动率较高。但从2019年初开始,官方推荐的粉丝里出现僵尸粉,留存率变差,平台数据真实性越来越低。
近期,抖音官方上线针对直播的Dou+直播热门业务,主播付费后能直接导目标用户到直播间。但要保证留存率,还得配合做视频内容运营,不然即使有流量也留不住人。
快手推广模式 /b>
快手直播推广服务因产品底层逻辑不同,是按效果计费,只有直播间进人才扣费。根据快手官方投放小助手提示,中午和晚上直播高峰期,出价越高直播间进人越快。
这种计费模式对主播来说有一定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但刷量行为的存在,也让这种推广模式的效果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刷进去的可能并非真实观众。
数据造假手段 /b>
像王凯这样的平台技术运营,会从IP代理网站获取IP,以此来优化注册用户数和直播间数据。一些直播平台还自带机器人,先检索直播间高频弹幕内容,再安排机器人去评论。
比如当几秒内弹幕都是“666”,机器人就跟着刷“666”。这些造假手段让直播间看似热闹,但实际上缺乏真实的互动。
刷量背后利益 /b>
在抖音开通购物车链接需粉丝超千人,这对新手是门槛,接单主播还得对效果负责。而直播行业刷量时有发生,从业者认为利益当前刷数据不奇怪,最终割的是商家和用户的韭菜。
商家看到虚假的高人气可能会投入资金合作,用户可能被虚假场景吸引购买产品。这样的行业乱象若不治理,会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直播行业刷数据现象如此猖獗,我们该如何才能让这个行业回归真实健康的发展轨道?欢迎大家评论互动,觉得文章有用就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