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看似繁荣,实则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刷数据现象。这种刷人气、刷量的行为,不仅扭曲了直播数据的真实性,更损害了商家和普通用户的利益。这种行业乱象就像一颗颗毒瘤,侵蚀着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刷数据成行业公开秘密
直播行业刷数据屡见不鲜。从某直播平台技术运营王凯的工作来看,他的KPI是“优化”直播间人数。刷量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运营涨粉模式与官方无差别。这表明刷数据已在业内司空见惯。在这个背后,利益的驱使让各方都涉足其中,主播为了流量、刷量公司为了赚钱、平台为了数据好看,这样的行业生态令人堪忧。这种行为影响是很坏的,它让真实努力的主播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机会,也让观众看到的是虚假繁荣。
这种刷数据现象反映出行业监管的缺失。没有严格的监管,各方才能如此明目张胆地进行刷量操作。行业规则好像被忽视,诚信在利益面前似乎一文不值。长此以往,直播行业的信誉将会严重受损。
各平台刷量价目曝光
不同的刷量公司针对不同平台有不同价目。如一家刷量公司提供的快手价目表,1000个高质量真人活粉180元,条件是需自带作品。另一家关注抖音平台的刷单公司10000个质量粉只需58元且一小时到账。还有直播间人气出售等。这些低廉的价格吸引着众多有需求的人。许多想要快速获取流量的主播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来提升自己的声势。
这种低价刷量模式,虽然看似划算,但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对于平台而言,这些虚假的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用户喜好。对于商家,他们可能因为这些虚假数据做出错误的商业决策,投入了资金却得不到真正的回报,同时也欺骗了真正有消费需求的用户。
官方推广也受质疑
抖音官方推广也出现问题。知乎网友“张蕊”提到,Dou+视频加热推广现在官方推荐有僵尸粉。从2019年年初起用户留存率大幅下降。尽管官方上线了Dou+直播热门业务,但在如今刷量团队横行的情况下,平台数据真实性堪忧。这也反映出官方在推广业务上存在漏洞,没有很好地杜绝刷量影响。
官方在推广模式上如果不能解决刷量问题,就难以获得用户真正的信任。那些想要借助官方推广提升影响力的主播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虚假繁华的数据泡沫中,真实的主播和优质的内容可能被掩盖。
不同平台推广模式差异
快手与抖音在推广模式上存在差异。快手按效果计费,直播高峰期出价高进人快。这一模式看似更加合理,以结果为导向。而抖音有其自己的推广体系,从视频内容的Dou+推广到直播热门业务,这中间存在着受刷量影响的情况。这反映出不同平台在应对流量获取的不同思路。
但是无论是哪种模式,都不能完全避免刷量行为的影响。比如快手虽然按结果计费,但技术运营王凯通过IP代理网站或者利用平台自带机器人刷数据的手段依然可用。这说明平台内部机制在防范刷数据方面仍有弱点。
刷数据的不良影响
直播行业刷数据损害多方利益。对于认真做内容的主播不公平,他们努力创作优质内容,却可能被刷数据的主播抢占流量。对于商家而言,依据虚假数据投入成本,很可能得不到预期的回报。例如商家找主播带货,以为人气高就能有高销量,结果发现很多都是虚假的。
而且对于观众来说,看到虚假的繁荣,可能会被误导消费,久而久之对整个直播行业失望。从长远看,直播行业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诚信体系崩溃后,整个行业会走向下坡路。
呼吁整顿直播行业
直播行业必须进行整顿。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刷数据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平台自身也要完善机制,加强技术手段来排查刷数据行为。例如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账号识别机制,区分真假粉丝。对刷量公司进行严格打击等。
主播们也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以优质内容获取流量才是正途。观众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被虚假数据所骗。我们不能让这种刷数据的不正之风继续在直播行业盛行。大家觉得应该怎样从根本上杜绝直播行业刷数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