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短视频账号明码标价交易,这是一个违背平台规定且藏着诸多隐患的现象,让人不禁对这个新兴行业的规范和前景感到担忧。
平台禁令下的活跃交易
在百度贴吧“抖音账号交易”板块,大量账号被售卖。尽管抖音、快手禁止账号交易,可交易帖不断更新。这里各种类型账号都有价格,这显然是不遵守平台规则的表现。而且在“鱼爪网”这类号称很大的交易平台上,众多短视频账号被标上价格售卖,这使得账号交易形成了一种隐蔽的市场。许多卖家公然无视规定,一心想着通过账号售卖获取利益。
还有一种情况,在平台看不到的角落里,这种交易可能更加猖獗。卖家做着违背平台规定的事,这种行为也损害了平台的利益,影响平台健康发展。
卖号者背后的心态
有一定粉丝量的短视频自媒体人想要出售账号,他们的理由各种各样。比如“没空打理”“账号难赚钱”“内容生产效率低”等。他们不是以创造优质内容为目的来运营账号,往往通过搬运或者简单图文的方式养大账号。他们缺乏对内容创作的热情和坚持,只看重账号所具备的商业价值,这样就使得账号失去了原本作为创意和内容分享载体的意义。他们这种对账号的态度,非常短视,为账号交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应。
买号者背后的意图
购买短视频账号主要是两类人。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流量购买账号。但更严重的是从事短视频黑色产业链的人。他们购买账号后进行违法或灰色行为。像之前报道的,有些人展示“自制”假名牌的过程,再留微信号进行售卖。这是实实在在的造假售假行为,把原本应该充满创意和积极文化的短视频平台变成了造假的温床。这些买号者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短视频生态,危害了消费者权益。
背后的操作手段
养号工作室有一套操作手段。注册好账号先伪装成正常用户,看视频进主页,再利用对平台转正、推荐规则的熟悉,快速提升账号关注度。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把账号养大然后售卖,完全不是怀着创作优质内容的目的。这种看似很聪明的操作,其实是在破坏规则,对那些真正用心做内容创作者的不公平竞争,长久下去会让真正有创意的人难以在这个平台继续生存。
对原创者的伤害
真正受到伤害的是那些有内容生产能力、富有创意的短视频自媒体人。他们在搬运能力、运营能力、变现能力等方面不敌专业养号的工作室。当账号变成商品,内容创作就沦为流水线。那些用心创作的人辛苦积攒的关注很快就会被交易来的账号热度所掩盖。他们可能会失去继续创作下去的动力,这对整个短视频的内容发展是极大的打击。
需要法律规制
针对卖家和恶意买家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必须进行法律规制。目前的现状是如果不予以规制,这种账号交易的乱象就会不断滋生。从平台的健康发展到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再到保障创作者的利益,法律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用法律规范这种账号交易行为,才能让短视频行业回到正常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
看到短视频账号交易背后的这么多问题,读者们觉得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希望大家评论互动、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