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上,粉丝来源途径及其背后的流量模型是很多创作者关心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粉丝量的增长,更关系到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
互粉的真相
互粉是快手用户获取粉丝的一种途径。对于小粉丝量用户来说,互粉率约50%。但有一定粉丝量的用户往往不屑于此。互粉得来的粉丝比较在意互粉情况,若对方不再关注自己就会取关。比如有的用户花时间加了20人,本以为能大幅涨粉,结果只有大概10人回关,最后还可能因为相互关注的不平衡而失去部分粉丝。而且这种粉丝对作品传播作用不大,因为他们更多关注互粉状态而非作品内容。
互粉并非平台鼓励的主要方式。平台的目的不是让人单纯互粉。平台希望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匹配创作者和粉丝。其推荐规则更侧重于作品质量以及能带给观众的价值。很多创作者不了解这一点,盲目互粉,结果粉丝量看起来增加了,作品的热度却依然上不去。
平台推荐规则
平台推荐规则很关键。在之前的文章《2个层面,谈谈快手平台的传播机制》提到平台会搜集“用户反馈”。这个反馈会决定作品是否被更多曝光。平台希望创作者能通过优质作品吸引粉丝。
比如在平台推荐下,通过“同城”或者“发现”添加的粉丝就很不一样。他们是被作品风格吸引而关注的。像是大山里的小周拍摄乡村生活,很多同城的人被其质朴风格吸引关注他,这就是平台推荐规则起的作用。而不是像互粉那样只是单纯的人数交换。
强大的私域流量
通过“同城”或“发现”来的粉丝是强大的私域流量。一方面他们认可作品风格,再次看到创作者作品很大概率会播放。像美食博主阿梅的粉丝,盼着她更新菜谱,每次更新播放量都不错。另一方面扩展性强,好作品能吸引更多同类粉丝。这比互粉效率高很多,更是平台所鼓励的。
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粉丝,这些粉丝就像是自己的忠实观众,他们在作品传播中能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一些搞笑短视频创作者,作品有趣就能吸引大量这样的粉丝,粉丝越多,创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会逐步扩大。
粉丝关系的转变
从获取方式看,平台实现从“陌生人社交”到“粉丝老铁社交”的转变。这种转变靠的是喜好风格匹配。就如同时尚博主小杜,设计独特的穿搭风格吸引了大量和她风格喜好相同的粉丝,这就是一种强关系。
平台通过三个菜单有层次设计来拉近稳固关系。作品出现在“关注”页面,加强了创作者和用户沟通。创作者小宋经常发创意手工视频,他的粉丝能在关注页面随时看到更新,持续验证他的作品风格,匹配就会更紧密,不匹配就取关。
私域流量池的构建
私域流量池构建是个逐步的过程。创作者的风格或人设越明显强大,私域流量越紧密。像手工达人老王,他独特的榫卯手艺,让他有非常忠实的粉丝群体。
通过成交后的活动促使加好友建微信群维护关系。比如电商类创作者,卖货后把买家拉到微信群,分享一些优惠和新品资讯等。这就完成了私域流量池构建,让创作者和粉丝关系更加稳固。
总结和启发
对于快手创作者,了解粉丝来源途径和流量模型意义重大。往错误方向努力只会事倍功半。比如只专注互粉,忽略作品内容提升。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粉丝量增长并且粘性强,就应该通过优质作品去吸引“同城”“发现”途径的粉丝,逐步建立私域流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