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存在着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难的问题,而2021年8月20日上线的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服务专区,就像是一道曙光,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这一服务专区是西南五省共同打造的成果,能为异地办事的群众提供极大的便利。
服务专区建设背景
2021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相关要求,西南五省积极响应。这里涉及到的地点是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2021年4月,这些地区就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建立省级协作机制。这些省份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为此付出了努力,每个省都在积极履行协议中的责任,大家目标一致,就是要改善异地办事的状况。这种机制的建立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实际的行动计划和步骤,为后续“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的上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五省地域广阔,在异地办事方面,群众之前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像要来回奔波,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等。而此协议体现了西南五省针对这些司空见惯的情况做出改变的决心。
建行力量的支撑
这个服务专区有强大的支撑力量,那就是建设银行的新金融力量。这种依托很有意义,在身份跨省互认、证照共享互信和办件汇聚互通方面提供了有力条件。建设银行本身拥有庞大的金融服务网络和数据资源,其加入使得“跨省通办”在技术等多方面更有保障。
身份的跨省互认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以前因为技术和各地数据不共享等问题,经常导致手续多的情况。现在有了建行的助力,可以初步实现通办事项的“收、分、转、汇、查”。这对于办事的效率有着极大的提高作用。区域内线上服务可以自动分发、流转,线下也能异地代收代办,这为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搭建了平台,使得广大群众无论处于西南五省的哪个地方,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和便捷的政务服务。
首批发布的事项清单
目前西南五省已经发布了第一批“跨省通办”的事项清单。这个清单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其中国家要求实现通办的有128项,这显示出西南五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的态度。同时特色服务有20项,这些充分考虑西南五省的地域特征和实际需求。
这些事项涉及17个部门。比如民政部门,关系民众的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等事务,还有税务部门涉及到企业和个人的报税缴税等。交通部门涵盖道路运输相关事务等,像户籍迁移、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都在其中。这就意味着大量的经常涉及异地办理的事务都被覆盖,不管是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还是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着积极影响。例如在外工作的人员想办理医保异地转移等事务就会变得更加方便。
线下“一地收件、五地可办”模式
西南五省后续的计划是进一步深化合作。其中在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窗口很重要。对于那些还不能全程网办的事项,将采用“异地代收代办”模式。这种模式不改变原有办理事权,这是其一大特点。
收件地的“跨省通办”窗口要承担起重要职责。要做好代收事项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身份核验。然后可以通过线上流转或者邮件寄递的方式将材料送到属地“跨省通办”窗口办理。这样只要在一个地点交件,就能在西南五省的多个地方办理了。例如一个四川的企业员工在云南想办理户籍迁移相关事务,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模式。这大大缩短了办事的空间距离,对于人员流动频繁的今天意义非凡。
提升服务效能的举措
西南五省还将开展多项工作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事项标准化建设是首要的。每个事项都将有更加明确的办理流程和标准,避免因为不同地区的差异而造成耽搁或者误解。畅通邮政寄送渠道也很关键,邮政服务可以确保材料的安全传递等。
建立统一的好差评服务机制,这个机制可以让企业和群众对办理的政务服务进行评价。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评价来改进自身的服务。再加上加强“跨省通办”业务指导培训,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这一系列举措都将促进“跨省通办”服务朝着更加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西南五省群众的积极体验
西南五省的群众对于这个服务专区充满期待。从云南政务服务网“跨省通办”专区就可以体验到相关的服务。这为众多群众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很多企业也受益于此,之前企业可能要派遣专人到不同省份办理业务,现在很多手续可能通过线上或者在当地代收代办点就能解决。
随着信息的传播,会有更多的群众知晓和使用这个服务专区。更多的人会从这个跨省通办的服务中感受到便捷,享受到西南五省协同发展带来的成果。未来这种服务如果进一步拓展内容和范围,将给西南五省的社会发展带来更强的活力。
你是否有异地办事的经历?如果有,你是否已经体验过西南五省的“跨省通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