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的探索已历经多年,这其中有诸多改变与尝试,它的发展历程背后隐藏着独特的商业逻辑和变化趋势,值得深入探究。
初始发力电商
2014年小红书便开始涉足电商领域,上线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这个时期的小红书看准电商发展的潜力,从单纯的内容社区跨界进军电商。在建立之初,这种自营模式有利于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的一致性。这也是小红书电商梦的初步启航,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早期的模式,主要是小红书自己掌控商品的采购、销售等环节,小范围地进行电商业务的尝试,用户对于这种新的模式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随后的2013 - 2014迭代期间,小红书在内容方面重点发力,打造内容社区平台,开发关注功能、设定用户等级等。没有优质内容就无法吸引用户,此时构建内容体系是关键的一步,也是为电商业务的发展铺好路,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平台并留下来。
第三方平台拓展
2016年下半年,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发生变革,开始拓展第三方平台和品牌商家。这一举措意味着平台从自营走向更开放的商业格局。跨境电商政策收紧,促使其向自营与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转型。随着第三方商家的增多,小红书的商品种类变得更加丰富。比如一些小众的、地方特色的商品借助小红书电商平台得以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2016年6月,平台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入驻的商家通过发布笔记种草推荐产品。此时的小红书不再局限于自身经营的商品,而是成为一个汇聚众多商家产品推荐的大型平台,很多商家看到了这种新型推广模式的潜力,纷纷入驻。
业务拆分转型
2019年初,小红书将电商业务拆分,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变为“品牌号”部门。这一拆分改革主要是围绕入驻品牌进行从社区营销到闭环交易的资源整合。品牌号的诞生让品牌在小红书上拥有专门的运营主体,能够更好地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例如一些品牌从单纯投放广告转变为深入参与社区互动,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以完美日记为例,2018年2月开始重点运营小红书,依靠小红书的KOL投放策略获得巨大成功。完美日记之类的品牌利用小红书上数量众多的年轻KOL和KOC,这些创作者生产的内容带动了产品销售。这一阶段小红书在不断调整电商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拓展业务深度。
售卖模式剖析
小红书的电商模式为自营 + POP卖货模式,交易流程全在站内完成。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体验较为流畅,从看到产品推广笔记,到下单购买一站式完成。品牌与博主合作带货是小红书电商的一大特色。博主通过官方平台和品牌合作,借助自身影响力推广产品,像服饰、美妆等品类特别受益于这种带货模式。
在商城组织形式方面,有搜索、订单等功能入口以及feed,按照品类分tab有单品、商品列表等。不过商城会员体系目前发力较小,入口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会员制营销的发展机会。
盈利来源考量
对于小红书的盈利来源,除了收取商家入驻费用和销售分成等传统电商盈利方式外。它的盈利也源于丰富的营销服务。品牌为在平台推广产品,投入资金进行各类广告投放、KOL合作等。小红书社区大量的高质量和年轻化的KOC和KOL生态创造了良好的营销环境。品牌愿意在这样一个有着精准用户定位的平台上投入,从而成为小红书盈利的一大源头。比如很多新兴品牌愿意在小红书上重金投入推广自己的新产品。
小红书的估值较高,这也是投资者看好其未来盈利潜力的表现,但之前有商业化单一的问题。随着电商业务不断拓展和多元化发展,盈利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宽。
内容生态的核心
无论小红书电商如何发展,内容始终是核心所在。毕竟它本质上是一个社区、内容平台。只有创作者持续创作真实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有用户才有流量,有流量商家才愿意入驻,电商业务才能蓬勃发展。优质创作者入驻带来专业内容,这些内容引导消费者决策,从而形成内容带动电商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真实笔记的产出是小红书电商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你是否觉得小红书的盈利模式可以继续发展多元化?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