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头镇的直播带货如今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这里有人借此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在艰难前行,这里面充满着机遇、挑战与奋斗的故事。
三子的直播起点
三子作为海头镇海前村人,有着46万粉丝,是镇上第一个做直播的。2017年他直播爆发,挣了上百万元,这财富的快速积累足以见证直播带货早期的巨大红利。他在那么早就敢于尝试,这种先见之明是他成功的开始。而他因为直播买上车房还结识爱人,这可以说是直播给他的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改变。他的成功故事必然吸引了更多海头镇的人进入这个领域。
在他开启了海头镇的直播先河之后,很多后续的情况就随之而来,大家看到他的成功后,自然想要去效仿。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种带动和启发的作用,甚至整个赣榆区的直播发展或许都和他的开拓有关。
压力下的转机
直播带货有赚得多的时候,也有像三子面临压力的时候。他看到别人一晚上赚三四十万,自己只能赚一两万,这种差距肯定使他焦虑。就在快崩溃时,抖音热门推荐给他带来巨大流量,一晚上3万多单近300万销售额,这就是直播带货的巨大变数。这种转机不是轻而易举就会有的,是他前期积累加上运气等多种因素的结果。
他在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之后也必然在业务上有更多反思。例如思考自己之前的不足以及如何利用这样的流量后续持续发展。而这种经历也给其他直播带货者一个启示,就是在这个行业,压力时刻都有,但转机也可能随时出现。
从渔民到主播
匡立想接触直播前是渔民,和父亲在16米的船打鱼12年。这表明很多做直播的人原本有着传统的工作。他也感受到今年疫情对海鲜生意影响,但是反而这成了他静下来筹划下一步方向的机会。这种转型在海头镇可能并不罕见,很多人都是看到直播的潜力从原本的渔业转向电商直播。
他们在从渔民到主播的转型里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思维的转变。渔民更多的是靠体力劳动,而主播需要很多新的技能比如镜头前的表达,产品的推销等。还得应对一些新业态下的状况,像休渔期没海鲜可卖时他们就得另想办法。
菲菲姐的直播感受
菲菲姐有近70万粉丝。她因为听到同村人的直播收入心动才踏入这个行业。她感慨直播并不是端着海鲜在镜头前就能卖出去的。而她通宵直播后下午补货,休渔期卖干货或者码头拍小视频。她直播间人不多但客源稳回头客多。这体现出直播的客源也是有多种类型的,不是单纯靠流量大就能持续发展的。
她感到对不起孩子,但又享受给自己打工和家人亲力亲为的氛围。这种复杂的情绪是很多电商直播者共同的,既想陪家人又想抓住商机,在得到一些同时也必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牺牲。
返乡创业的闫修宇
闫修宇2年前结束北漂回乡创业。他听说有人几个月通过电商直播挣了几百万元就心动加入。他刚进入时面临很多问题,像不懂观众喜好、产品种类等。3个月的学习让他掌握很多知识和镜头感。他的初心是把海鲜推上更多中国人餐桌。
他的经历反映出回乡者对家乡资源的敏锐发现。他看到海头海鲜有很大的电商潜力。并且这样不懂到懂的转变在直播行业需要很快适应,不然很容易就被淘汰,他能坚持学习,才使他能够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打造海鲜电商第一镇
闫修宇提到大家不管前后浪,目标是把海头打造成中国海鲜电商第一镇。这是整个海头镇直播带货者的一个共同愿景。他们都在各自努力为这个目标添砖加瓦。这样的目标如果达成,那么会给整个海头镇的经济、就业等多方面带来巨大利好。
海头镇的直播带货者们从不同背景不同经历汇聚到这个行业,为了个人梦想也为了打造海鲜电商第一镇。那你觉得海头镇会成为中国海鲜电商第一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