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行业中,虚拟运营商是独特存在。五年多试点,它虽当过改革突破口,却处境艰难。而如今物联网是共同目标,其背后千万级用户也是资源,这之中有诸多情况值得探索。
虚拟运营商的特殊身份
虚拟运营商在中国有且仅有五年历史,在通信行业算是新兴事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信改革的突破口,这代表着它被寄予了特殊期望。在试点期间,它面临诸多挑战,日子并不好过。可是它又是独特的存在,在通信产业格局中有着别样意义。很多企业在这五年间不断探索自身的定位,试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立足之地。
它们并非一帆风顺,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压力。例如,政策虽不断调整,但在适应过程中也出现过各种业务上的困难。
终于转正
五年之后,15家移动转售企业转正。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它们从原本的试验阶段走向持证上岗。这一转变带来很多可能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就如同拿到了新的入场券,可以更正式地在通信运营商的舞台上施展拳脚。
然而这并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之前多年试点积累的问题依然可能存在,并且新的状态下又会面临新的竞争局面,如何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发展是它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物联网的吸引力
近年来,物联网成为热门领域。如远特通信等企业在2017年开始重点探索物联网业务。约三分之一以上的虚拟运营商表示要涉足或者已经有物联网业务。因为物联网在细分行业和服务对象上的差异能带来数据的互补,可避免价格战。这对虚拟运营商们来说是发展的新机遇。
他们在人联网业务中已有一定经验,想把这种经验复制或借鉴到物联网业务。此外,他们看到了物联网业务背后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想抢得先机。
政策释放的信号
政策方面释放的信号让虚拟运营商充满想象和期待。政策指向通信产业走向更加开放的业态,这对包括虚拟运营商在内的参与者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比如获得更多业务许可或者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可是目前来看政策上还有些不明确之处,需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在一些具体的政策实施上,虚拟运营商还在等待更明确的条文,才能够更好地做出业务规划。
基础运营商的支持需求
虚拟运营商心气高,但在实践时困难重重。想要进一步创新业务,他们期盼基础运营商能更开放。像提供定向流量、位置服务以及更详细的用户上网数据等。基础运营商如果开放这些,能让虚拟运营商在业务拓展上有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有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资源开放上又存在一些利益博弈。这种博弈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物联网码号资源的瓶颈
目前虚拟运营商在物联网码号资源上存在很大困扰。多数码号资源还是用于人与人的通信。在物联网业务方面虽有创想,但受到诸多限制。国内虽有物联网的号段规划并且向基础运营商分配了相关号段,但转售企业如何获取资源,是从主管部门还是基础运营商获取,尚无明确方案。
这种不明确导致在物联网领域创新受限。很多转售企业只能停留在打造平台或者借用运营商卡号的阶段,对其整体业务增长空间的拓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你觉得虚拟运营商未来如何才能在没有明确码号资源方案的情况下,开拓物联网这块大市场?欢迎留言讨论,也希望您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