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在短视频领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它也存在不少争议点。其中抖音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的功能就值得探讨。很多用户觉得这一功能剥夺了他们深入体验抖音的乐趣,像收藏、跳过不好看视频这些操作就没那么方便了。
抖音的诞生与发展
抖音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并迅速发展。它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上到老年人下到小孩都能在上面找到乐趣。很多地方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像上班族在地铁里、学生在课间休息,都会刷抖音。这里聚集着无数创作者。从2019年与央视春晚合作可以看出它庞大的影响力,能面向全球华人进行宣传推广。
随着发展,抖音不断拓展业务。例如2021年6月上线网页版内测。这一举措能让更多人通过电脑端访问抖音,使人们登录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手机,给不喜欢用手机刷视频的人拓宽了使用抖音的途径。
自动播放功能的弊端
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看似便捷,实则存在很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用户表示,当他们看到一个很有趣、有深度需要回味的视频时,想要停下来重新看或是收藏,可自动播放就直接进入下一个了。而且如果遇到不好看的视频,在有自动播放的情况下,想要快速切换到下一个感兴趣的视频操作不便。这种功能破坏了用户自主控制观看节奏的感受。即使是新用户刚刚注册,他们在摸索抖音使用时也会对这种较为生硬的播放方式感到不适。
还有一些用户习惯了先看标题再决定是否观看视频,自动播放就打乱了这种习惯。像在一些小县城里,很多中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稍弱,这种不可控的播放更让他们难适应,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减少使用抖音。
隐私问题
2020年7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抖音App侵害用户个人信息。这一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个人信息的泄露是非常严重的。人们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庄,只要使用抖音,都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比如自己的浏览记录、个人喜好这些涉及隐私的内容被泄露,就可能会收到大量骚扰广告,影响正常生活。
企业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下,似乎获取更多用户信息能更精准营销等,但这必须建立在合法和尊重用户的基础上。抖音需要在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和保护用户隐私之间找到平衡。
不良信息问题
2020年9月14日,国家网信办指出抖音存在不良信息。其中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等行为危害极大。有具体案例显示一些未成年人因为在抖音看到这些诱导内容,瞒着家长花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大额消费。在家庭方面,家长往往猝不及防就遭受经济损失,还担心孩子过早接触不良内容影响身心发展。从社会层面看,这是破坏健康文化氛围的行为,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
还有煽动青少年粉丝互撕谩骂的情况。在各个粉丝群体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抖音本应是积极健康的社交平台,这种不良行为必须得到有效整治。
行政处罚情况
2021年1月抖音平台被行政处罚。同年6月又因含有禁止内容被罚3万。这一系列惩罚措施表明如果企业不规范自身行为就会受到处罚。企业需要遵守国家规定和社会公德。比如要对发布的内容严格筛查,防止不良内容出现。这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声誉,也关系到庞大用户群体的权益。一旦声誉受损,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会受到影响,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抖音的不断纠正与改善
面对种种问题,抖音也在不断改正。例如2021年9月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专项整治的公告。这体现了它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自身的监督和纠正机制必不可少。像一些知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经历问题风波,但都通过积极改正重新获得用户信任。抖音也应如此,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短视频环境。
你在使用抖音的过程中有遇到过自动播放影响体验的情况吗?欢迎大家评论互动,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也请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