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这个仅次于“双十一”的电商促销节,是各大平台较劲的时候,其中短视频电商平台抖音和快手的玩法备受关注,这背后有平台间的竞争、商家的挣扎和用户的理性考量。
抖音平台新玩法
抖音今年的“抖音618好物节”改变玩法,强调“赛制”。比如推出各种任务赛。商家和达人按规则完成任务后能得到流量补贴。这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像一些小商家可能就靠这些补贴来增加曝光量。同时抖音还推出平台技术服务费限时优惠计划,特定日期满足价格条件就能享受优惠,这些新玩法都是抖音为了在“6·18”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手段。
抖音的这些玩法不只是为了吸引商家,也是想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多关注。消费者会因为看到平台对商家的扶持,可能觉得在这个平台购物能得到更多优惠。这有助于抖音在众多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
快手平台的升级
快手的“616实在购物节”沿续“信任电商”概念并全面升级。平台提供百亿流量扶持。通过一些活动让全平台商家共享流量红利。这表明快手很重视自己的商家群体,希望他们在这次大促中能有好的表现。例如新商家可能借这个机会打响知名度。
升级后的快手电商,在权益激励等方面更完善。这能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对这个平台有更多的信任。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愿意在有保障的平台购物,而商家则更乐于在重视他们的平台发展。
平台补贴力度
抖音内部人士称今年“6·18”补贴力度超过以往。这一补贴对商家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补贴多意味着成本降低利润可能增加。如一些小商家利润薄,补贴可能让他们能多撑过一段时间。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间接得到实惠,比如价格更便宜或者赠品更多。
补贴大战也是平台之间竞争的一种表现。谁的补贴多可能就能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更多消费者购买。而平台竞争激烈,最终受益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和商家双方。
商家的处境
像卖高价功能性枕头的商家,产品属于享受型,消费市场动力削弱但还是要努力。有些商家没参加抖音“6·18”大促也想多卖点货。这其中有很多无奈。一方面要面临消费市场动力不足,像一些非刚需产品不好卖。另一方面竞争又很激烈,如果不努力就被淘汰。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只能自己想办法。比如增加播出时长。尽管没有平台的促销助力,也要凭借自身努力冲一冲销量,很多商家都处在很艰难的境地。
用户的态度
用户会在多个平台比较同一款商品价格,只买刚需用品。还表示要克制消费,不盲目扫货。这是因为多次大促让用户变得更加精明。他们更注重实用性。而且经过疫情影响,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
在平台发放红包吸引下单的情况下,用户依然很理性。这对平台和商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想打动客户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和高品质的产品。
当前战绩
快手已经播报部分“6·18”战绩,如“616实在购物节”前三日品牌商家GMV同比增长592%。这一增长表明快手的策略有一定效果。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整个大促期间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对于抖音来说还没有公布战绩,也不知道接下来的活动中是否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不过平台间的竞争还在持续。
你觉得短视频电商平台这样大力度促销,是对市场的有效刺激还是过度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