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短视频账号明码标价交易现象频繁出现,这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
账号交易现象
在百度贴吧“抖音账号交易”中,各类账号被售出,且粉丝量、点赞量都被当作标价的依据。像有12万多粉丝的情感类账号价格8888元等。这不是个例,在像鱼爪网这样号称全国最大的交易平台上,转让的账号众多,每页15个商品信息,98页就有超1470个短视频账号被标价,可账号介绍却少得可怜。
这种行为无视平台规则,短视频平台是禁止账号交易的,但交易情况却依然猖獗地更新着。很多账号简单以粉丝数和播放量标识,剩下的就要靠咨询客服了解。
卖号主体的情况
一些出售账号的是短视频自媒体人。他们出于很多原因售卖账号,比如没时间打理、账号难盈利和内容产出效率低等。而且还有专门的养号工作室,他们用搬运、简单图文等手段把号养大。他们不是为了创作内容,而是以出售为目的。他们先把注册好的账号资料伪装成正常用户,然后借鉴别人操作方法刷高关注度。
例如,根据门美子介绍,卖家采用不正当方式把账号养大。这种行为违背了短视频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是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买号主体的考量
购买账号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希望吸引流量的商家,他们想要借助已有一定粉丝基础的账号扩大影响力。另一种则是短视频黑色产业链里的人。他们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来做违法或者灰色交易。就像之前报道的那样,有些视频制作者造假售假,通过短视频平台以留下微信号转账发货的形式售卖假冒伪劣化妆品。
这是很严重的现象,显示出买号背后隐藏的黑色产业链在不断滋生蔓延。
有创内容生产者受损
真正的短视频内容生产者,那些有创意、有制作能力的人在这种账号交易兴起的情况下很吃亏。因为那些专门养号的工作室,其搬运、运营等能力似乎更强。当账号变成一种商品的时候,就意味着创作本质在改变。原本是创作优质内容的过程被简化成工业化流水式的生产。真正用心做内容的自媒体人反而难以获得和养号工作室一样的流量和收益。
法律规制的可能性
虽然现在短视频账号交易存在众多违规行为。但是也能够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对于卖家和买家这种违反平台规定甚至有触犯法律红线的行为,法律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目前相关行为虽然猖獗,随着法律介入情况有望改善。
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中,如果借鉴其中的理念,能一定程度上打击这种账号交易中的歪风邪气。
未来的短视频走向
短视频的未来如果被账号交易的不良风气持续影响的话,可能会走向歧途。若想回到正轨,平台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账号交易行为,无论是贴吧还是专门的交易网站,都不能让这种行为泛滥。同时,鼓励原创内容的生产,对于搬运等行为进行严惩。
大众也需要更多地关注优质内容,而不是只关注账号的粉丝量等数据。广大短视频用户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你是否曾在浏览短视频时察觉到这些账号交易带来的问题?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