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闻报道多家直播平台存在数据造假“黑产”链条一事引起广泛关注,这其中暴露的问题实在令人咋舌,而抖音和快手迅速作出回应的举动也是备受瞩目。
数据造假黑产触目惊心
在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造假黑产却如一颗毒瘤。澎湃新闻通过调查,展现的画面让人难以置信。例如实测中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都存在着极低价格就可刷数据的情况。花费16元就能增加1万淘宝直播间观看人数,2元换1万点赞等。一些公司还宣称可以用多种花样方法来修改带货销量等操作。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对真正用心经营的主播和商家不公平。众多消费者可能会被虚假数据误导,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诚信的营商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抖音的打击举措
抖音在面对数据造假问题上一直态度明确。从表示持续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便可见其决心。它利用风控模型策略拦截处理刷量刷粉行为。像2020年8月至10月的情况就是很好例证,期间封禁刷粉账号28万,封禁刷人气账号92万数目之大足以彰显抖音的措施力度。并且抖音倡导广大用户和商家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作弊服务宣传,可及时向平台举报,这有助于形成平台与用户共同监管的良好局面。
快手的打击行动
快手同样将打击刷人气、刷单行为放在重要位置。快手深知这些行为对平台生态和用户利益损害巨大。它通过技术手段全链路布防,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控刷量行为。一旦核实违规操作,会删掉刷量数据,并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对账号、购物车功能进行处罚。这一做法保护了平台的公平公正,让真实诚信的主播和商家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能保障消费者权益不被有虚假数据的不良商家侵害。
用户的潜在风险
从用户的角度看,直播数据造假带来的风险难以估量。用户可能依据虚假的观看人数、点赞数等去选择观看某个直播间或者购买商品。在现实场景中很多消费者会以为点赞多、人气高的直播间货物就好。当这些都是刷出来的数据时,消费者很容易买到质量与宣传不符的商品。而且一旦这样的风气盛行,优质的真正靠实力的主播和商家可能被埋没,消费者会逐渐失去对整个直播带货市场的信任。
商家的生存挑战
对于商家而言,在数据造假的大环境下,想靠着正规经营崭露头角变得愈发困难。一些进行数据造假的商家可能会抢占本属于正规经营商家的资源,比如出现在热门推荐位置等。那些不愿意参与数据造假的商家原本靠产品质量和口碑应该有好的发展空间,但在数据造假的衬托下,显得竞争力不足。而且一旦消费者发现许多数据都是虚假的,对整个商家群体的信任度都会降低。
监管的政策导向
监管层早已关注到网络直播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像在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虚构交易或评价等不正当竞争问题重点查处。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有了这样的政策导向,更能约束直播平台、商家、代刷公司等各个主体的行为,给发展中的直播行业一个正向的引导。
这件事情的发生告诉我们,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努力,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措施可以让行业更纯净?希望大家评论互动,也欢迎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