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小红书等平台出现“9.9元畅玩黑神话”的交易信息,这背后暴露出游戏黑产问题,是对游戏权益的侵害,同时存在诸多风险,这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与担忧。
交易背后的真相
从提供的网盘链接来看内容庞大。12个10G的压缩包总量120G符合游戏官方容量。新浪科技下单1元商家得到的安装包也相似,这表明所谓低价玩游戏实则是盗版资源的售卖。这在很多平台都存在,而很多用户明知是盗版却选择购买,只为了少花钱玩游戏,根本不顾及游戏开发商的权益。
游戏开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一个大型3A游戏可能要上百人团队开发数年时间。而盗版的出现会让开发商的投入无法得到正常回报,严重影响游戏产业的发展。
游戏黑产危害多
游戏黑产不仅仅是盗版问题。像账号共享这种情况,尤其是在Steam账号租号业务上体现明显。这种行为对未成年人吸引力很大。在中国,防沉迷系统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但是通过租号、买号等方式,未成年人可以躲开监管无限制玩游戏。
时间地点上较为常见的就是在像闲鱼这种平台,没有对下单者是否成年进行严格甄别,导致很多不良商家可以肆意售卖,而平台却缺乏有效监管,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平台规定模糊处
关于游戏账号的出售行为。以闲鱼为例,其发布规范里没有针对游戏账号出租的明确禁令。这就导致商家钻空子,可以大摇大摆地把账号租售业务上架。
平台客服表示正常账号能交易售卖,但对于违禁账号的检查并不及时有效。比如很多明显涉嫌盗版内容相关的账号,没有快速被处理,这种平台的监管不力是游戏黑产猖獗的原因之一,而这在国内的各大电商和社交平台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小厂深受其害
游戏黑产对独立游戏开发者打击巨大。曾经《波西亚时光》就遭遇过这种情况。在淘宝上众多商家售卖其免付费盗版版本。之前还有商家通过账号共享方式低价卖离线版。当时的游戏开发商帕斯亚科技发文维权质问淘宝,虽然部分商家被处理,但难以根绝问题。
再看这些独立游戏开发商,他们可能本就资金捉襟见肘。时间成本投入巨大,一款游戏可能好几年才开发出来,盗版一旦横行,资金回笼成大问题,一些小工作室就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地点上不管哪个城市的小厂都难以幸免。
游戏厂商的无奈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国内游戏厂商对此几乎无解。如果游戏发布当日被翻版,销量可能减半。就像一些多平台登录的游戏,PC端很容易出现泄露翻版情况,玩家修改游戏数据快速通关等情况也常见。这样打乱了游戏的营销节奏,让正版游戏的市场推广变得极为艰难。
从一些游戏营销数据来看,盗版游戏流行时,正版游戏的购买量可能从原来的预期百万量级骤降到十万量级,这对游戏厂商的打击不言而喻,很多游戏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默默承受损失。
解决之难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用户缺乏版权意识。有很多游戏玩家为了自己玩游戏方便省钱,就去购买盗版或者租号。从消费心理上来看不问来源只看价格低就选。这从网络上大量有关低价游戏售卖评论就能看出。
另一方面是平台监管难到位。平台上商家众多,业务种类繁杂,难以精准判断哪些是非法的游戏版权相关业务。而且更新监管标准也需要时间等成本,这就导致游戏黑产一直难以被彻底杜绝。
如果你是游戏玩家,你会抵制这种游戏黑产吗?希望大家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来关注游戏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