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网红经济兴起。但其中却隐藏着诸多问题,粉丝被当成韭菜收割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不仅让粉丝利益受损,也危及整个行业生态,值得深入探讨。
网红经济热潮下的幻象制造
曾经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制造门槛高。但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成为网红的可能,也容易制造幻象。像在直播平台,很多网红背后有团队塑造人设,滤镜和包装让粉丝难以看到真实。这在很多网红直播间就能看到,他们展示的美好生活和精美人设其实可能只是假象。在这背后是想要流量变现,而幻象制造就是第一步。
随着新媒体发展,网红经济风生水起,背后实际是快速逐利的心态。众多营销号涌入,为了利益不顾真实性,用复制粘贴等手段制造热度。注水的数据看似很繁荣,实则是欺骗大众,给粉丝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繁荣,骗粉丝入局。
“爱玩客”事件暴露出的真相
科技类自媒体“爱玩客”在B站是个大V,有众多粉丝。它推荐的“GOGO商城”使几百粉丝下单,涉资上千万。但结果商城却称转为借款要三年还清。这个事件是典型的利用粉丝信任谋利。在这个过程中,粉丝是出于对大V的信任才下单,他们以为得到好产品推荐。
调查显示共有一位共同投资人,这就表明这实际是一场有预谋的骗局。大V为赚取广告费出卖粉丝信任。而粉丝的权益却被完全忽视,粉丝的信任被如此践踏在新媒体经济里不是个别现象,背后是整个网红经济逻辑出现严重扭曲。
网红经济中的信任出卖
从不少网红的行为看,卖惨骗捐是破坏信任,利用粉丝同情心赚钱而不是真正做慈善。销售三无产品也是常见的套路。网红乔碧萝以假面目欺骗粉丝打赏更说明网红信用的透支。对于网红来说,他们的生意逻辑很多变成了为利益不择手段。
这种欺骗行为使得粉丝的信任一文不值。粉丝在网红眼中成了收割的对象。粉丝出于支持的心,得 到的却是欺骗。这种商业模式迟早会破坏网红经济自身发展的根基,当粉丝都不再相信网红的时候,整个商业体系都会崩塌。
新媒体环境下的急功近利
在新媒体环境里做号集团流行。他们用流量运营手段打造网红形象,迅速吸引粉丝关注。但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快速变现。很多网红背后就是这样的推手。例如有的网红近乎一夜成名,然后短时间疯狂接广告和带货。
这样形成的网红经济体很脆弱。因为没有良好的品质和内容,只是泡沫。他们满足于短暂的流量收益,却不管长远发展。这样的急功近利最终会让整个网红经济不堪重负,信任基础彻底垮掉。
粉丝在网红经济中的错位认知
粉丝以为自己在支持偶像,打赏或者购买偶像推荐产品是对偶像的喜爱。但实际上偶像很多时候是被背后势力操纵的工具。比如刚刚提到的事件,大V只为一个看似商城的P2P平台代言欺骗粉丝。
粉丝很多时候不明白,自己的行为被恶意利用。他们沉浸在网红营造的幻象里,自己的权益极易被侵犯。这种错位认知让粉丝很容易沦为韭菜,不断被收割而不自知。
平台对于粉丝信任的责任
对于涉事内容平台而言,粉丝信任是基石。平台如果纵容虚假信息,网红的欺骗行为,那最后失去的将是粉丝。平台应该建立严格规范,像审核网红身份、审核推荐产品等措施必须到位。如果平台不管,乱象定会泛滥。当粉丝的信任消逝,平台的长久发展也成问题。
最后想问各位读者,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被网红欺骗的经历?希望大家能积极评论点赞分享本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