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谣言总是传播得飞快。就像这次网传拼多多邀请好友助力是隐形骗局还会泄露个人信息,很多人看了可能会信以为真,这让拼多多无端遭受质疑,这是不合理的。
谣言的初始现身
这种谣言从网络上冒出来,它打着所谓的“国家网络监管局”的旗号。但实际上,经过记者查询,这个所谓的机构根本不存在。正规的官方文件中都找不到其踪迹,这样的谣言来源就很可疑。而且它行文格式随意,没有任何盖章或者可靠的出处,真实性根本无法保障。
我们生活中这种没有根据的谣言太多了。很多人看到就盲目相信,不去思考这些来源不明的消息背后的问题,这就给了谣言传播的土壤。
拼多多官方回应
拼多多官方没有坐视不理。11月12日拼多多微博官方辟谣平台多多辟谣发布文章来驳斥这个谣言。这个谣言甚至被微信安全中心列为典型谣言样本。这表明拼多多和相关平台都很重视这件事,并且积极去查明真相,不让不实信息在网络上肆意横行。
企业在面对谣言时就得有这种态度。如果大家都默不作声,这种不实的传言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损害企业和用户的信任关系,也破坏网络环境。
微信安全中心查证
微信安全中心查证发现,各地公安根本就没有发布过类似提醒,文章中的内容都是编造的。它只是用一些看起来很权威的字眼来迷惑大众。
现在有很多谣言都是这样的套路,就是编造一些看起来官方权威的东西。普通大众没有那么多查证手段,就容易被骗相信,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轻信没有根据的网络信息。
深圳网警辟谣
深圳网警11月13日也公开辟谣,明确正常的“邀请好友助力拆红包”是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的。这相当于从官方的安全和执法角度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网警在净化网络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对不实信息及时的处理和辟谣,可以让大众不至于一直被谣言误导,能放心地参与一些正规平台的活动。
骗局的源头
“帮砍价”“拆红包”刚开始是正规的网络营销手段。商家为了快速获得关注才推出这种活动。可是一些不法分子发现商机后,把它演变成了骗局。他们用虚假的低价商品来吸引大家输入大量个人信息。
就像那些预防诈骗宣传里说的,很多陷阱初期都是包装得很美好的。大众一定要分辨清楚正常的营销和诈骗手段的区别,不然很容易就会遭受财产损失等情况。
如何防范
一旦遇到需要输入如姓名、地址、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的“砍价”营销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因为一点点小利益就轻易把自己的信息交出去。
在这个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的安全非常重要。多一分谨慎,就多一分安全保障。大众都要学会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不要等到吃亏了才后悔。
最后想问大家,在网络谣言这么多的情况下,你平时都是怎么去辨别真假信息的?希望大家积极点赞、分享并评论本文,让更多人学会辨别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