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备受关注,二者设计逻辑存在诸多不同这一事实,让很多想要涉足短视频或是已在其中耕耘的人十分在意,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关键。
抖音的马太效应
抖音的马太效应显著。抖音以流量为导向,类似于微博。在时间轴上有名气的博主或视频会更受到关注。例如一些大网红,他们的后续视频很快就能获得大量流量,就像滚雪球一般,流量越来越多。这使得新入者想要获得关注难上加难。这种偏向流量的策略,导致很多没资源的个体难以迅速崛起。而且抖音是将最热榜单放在前面,话题专辑靠后。这种排序方式体现了流量倾斜的一种情况,资源更加向热度高的聚集。
同时,抖音的全面屏上翻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强推内容。例如当你打开发现页,系统推荐的内容按照热度等因素不断推送,用户是在被引导着去看这些被筛选出来的热门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流量向头部集聚的速度就更快了。
快手的用户公平性
快手追求用户公平,哪怕牺牲流量也要确保普通用户能被看到。在标签页,每次下拉刷新,动态更新推荐视频。不是单单把流量集中在某个固定的热门板块。比如说一个初入快手的创作者,他的视频也有机会被推荐。从快手拉取热门话题和抖音对比也能发现,在抖音上火爆的话题在快手可能无人问津,但这也说明快手给了更多不同类型话题机会。
在发现页,它采用瀑布流形式展现内容,这允许用户自行选择观看内容,而不是被强推。比如用户能清晰看到页面上各个视频的缩略图,根据兴趣去点击观看。顶部的“快手生活”类似轻量级58同城,给一些广告提供了场所,这也是体现快手不同功能部分均衡发展的一个点。
关注页的不同呈现
抖音关注页关注者发了内容默认推送。这是抖音黏住用户的一种方式,用户只要一打开关注页,就能看到自己关注的人最新动态。这种推送方式,对于粉丝来说可以及时知道关注博主的消息,但对于一些博主来说,也可能导致内容稍有不足时会直接被粉丝看到。
快手关注页信息推送不是默认推送,这样博主就有更多调整改进的机会。如果内容足够有吸引力再推送出去,可能会更合适。好比一个创作者要发布自己精心制作的内容,如果是在快手,可以自主决定发布的时机,而不被系统默认提前暴露在关注者面前。
视频观看后的不同设计
在快手看完一个视频左滑退出会回到发现页。这给予了用户一定的缓冲时间,可以选择继续观看其他视频,也可以选择离开。这很人性化,用户在看完一个视频后有时间思考是否继续看,不会突然被切换到不相关的场景。
在抖音如果没有特殊设置,视频结束后可能会直接开始下一个视频的播放或者推送相关内容,这使得用户需要较快地做决定是否观看下一个内容,相对比较被动,当然抖音这样做也是增加用户观看时长的一种方式,不同用户会对此有不同的感受。
算法模型中的异同
快手和抖音都是强算法平台,都看重点赞、评论、完播率等数据。这是两个平台的共性。但是在流量分配上有所不同。当视频热度达到一定阈值,快手会降低曝光度,将流量分给其他创作者,而抖音是持续抢占更大曝光度。在快手可以看到一些小账号也有机会出现在发现页,而抖音对于账号的粉丝基数和热度要求可能更高一些。
在快手瀑布流形式中,较依赖把卖点呈现来吸引人点击,如果没有吸引人点击,后续得到的流量就会变少,这和它比较公平的展现机制有关。在抖音,受马太效应影响,有名气者可能不需要太精细展示卖点就能获得更多流量,这也使得两者在对创作者前期准备内容时有不同的导向。
用户的不同选择方向
如果想成为知名网红或者卖高端产品,抖音或许更合适。一二线城市人群基本集中在抖音,受众面广且流量集中,容易打造知名度。像一些国际大牌入驻抖音后,凭借抖音流量可以快速推广。
如果是普通用户个人创业做性价比高的产品带货,尤其是资源有限时,快手更有机会。比如一些农村创业者在快手推销农产品,因为公平的算法,有更多机会被看到,花费的成本可能也更低。
你之前有过短视频的创作经历吗?你觉得抖音和快手哪个更适合你?希望阅读这篇文章后大家可以点赞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