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不断推出新功能,像“闲鱼号PRO版”会有额外曝光量。这看似是对信誉好的用户的优待,但背后有诸多问题和竞争等状况值得探讨一下。
闲鱼号PRO版的条件与优待
开通“闲鱼号PRO版”,得芝麻信誉度分数高、近三个月退款退货数量不超过5%。满足这些后,用户能得到曝光红利。这就鼓励用户保持好信誉,减少退货量。比如一些长期经营店铺的个体用户,他们凭借好的信誉优先获得这个资格,商品在搜索的时候能更容易被看到,从而可能带来更多订单量。这也是官方对优质个人用户的认可方式。
这也不是随便哪个用户都能享受的,需要一定的积淀和努力。那些新入闲鱼的小卖家,可能就无法短时间达到要求,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享受到这种优待。
闲鱼号PRO版的限制
“闲鱼号PRO版”看上去很美好,可确定身份后得强制绑定某个领域,曝光量也只存在于该领域中。这对于一些商品种类多样的卖家来说有点为难。有个卖家原本各种小物件都会售卖,而且顾客群也分散在不同领域。成为“闲鱼号PRO版”后,被限定在某个领域,其他商品的流量就会受影响。
并且这意味着只重点关注单一领域的运营了。若是这个领域热度突然下降或者出现竞争过度,那这个账号的经营风险就增加了。就如同只在一个篮子里放鸡蛋,万一这个篮子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类似尝试与官方策略
“闲鱼号PRO版”不是首次尝试,之前的“闲鱼玩家”标签也是这种模式。官方总是倾向认可在某一领域有优势的用户并给予曝光。在二手交易这个领域里,特定类型的货源或者拥有粉丝群体的用户很容易被官方发现并且扶持。
这样做的目的核心是吸引有购买需求的用户。通过精准定位这些优势卖家,再把他们推送给潜在需求者。像一些在电子设备领域有好货源且懂行情的卖家,被扶持后,想买电子设备二手货的顾客就更容易找到他们,从而促成交易。
闲鱼个人商家面临的砍价难题
在闲鱼有曝光量以后,个人商家还面临砍价问题。闲鱼以个人卖家为主,强调独特性,导致买家总会倾向于砍价。比如一件二手衣服,卖家标价80元,可能从开始挂到最后卖出经历多次砍价,最后可能50元成交。
而且和淘宝等To B平台不同,在闲鱼没有那么好管控价格。因为它是C2C的性质决定了交易双方更加自由,但是对于卖家来说,遇到过度砍价的买家也是很头疼的事,并且没有很好的规范来制止这种情况。
闲鱼社区问题与变迁
早年鱼塘功能因为违规内容出现,于2020年关闭,现在仅“圈子”还保留部分功能。早期鱼塘是用户互动的重要场所,很多同好都在里面交流交易。关闭鱼塘对很多依赖这个功能的用户群体造成影响,比如那些小众爱好收藏者,他们失去了一个集中交流和交易的场所。
目前闲鱼的社区并没有足够的凝聚力把用户重新以原来那种规模聚集起来,用户更多是各自为战地在这个平台上交易。
闲鱼的市场地位与竞争
数据显示2021年6月,闲鱼总用户数超3亿,移动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这表明它是C2C交易平台头部App。而它背后是以阿里为基础,流量精准匹配。像在闲鱼社区有过互动的用户成交转化率达13.5%,没互动的只有0.07%。
尽管现在抖音快手等进入二手交易赛道,抖音有“二手好物”,快手有“信任购”等,但目前还没对闲鱼构成威胁。不过那些新平台可能在抢夺从业者和用户,在二手交易的千亿市场里,闲鱼也不能掉以轻心。
你有没有在闲鱼卖东西与买家砍价到心累的经历?如果有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