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像小张一样的短视频用户发现影视区不少视频变灰了。这背后是长视频的反击,短视频影视内容是否侵权已成为热点话题,它关乎各方利益,很是引人注目。
影视短视频的流行
影视类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极为流行。2020年12月,根据相关榜单,影视剪辑类账号粉丝增速排第一,达人榜单里影视类内容占比超70%。这些影视短视频涵盖“切条、搬运、速看和合辑”等类型,众多创作者通过制作这类视频吸引大量粉丝。而且影视账号增多还为平台带来了巨大流量,成了各短视频平台流量增长的重要部分。
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很多创作者将它作为分享和交流的方式,也满足了部分用户想快速知晓影视情节的需求。
版权诉讼不断
影视短视频与版权方冲突已久,司法诉讼时常发生。例如B站就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被爱奇艺起诉。这类影视短视频里大量存在未经授权就对他人作品复制、剪辑、传播等行为,这是对版权方著作权的侵犯。版权方投入资金制作影视内容,而短视频创作者免费使用,对版权方的经济利益产生威胁,所以版权方也开始反击维权。
背后的利益博弈
知识产权专家游云庭律师点明这涉及平台间的博弈。一些短视频和中视频平台有很多账号将电影核心内容剪辑编排后播放,这侵犯了电影著作权人的权利。长视频网站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短视频平台不付版权费使用内容,还让用户观看时长转移,长视频平台花钱买版权却成了配角。这导致长视频平台的利益受损,长视频平台必然要反击。
同时短视频平台流量增加,在与版权方的合作中也开始有底气,不希望受到过多限制,毕竟这也涉及自己平台流量的根基和创作者群体利益。
版权方的合作尝试
其实版权方也尝试过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像B站官方多次推出混剪大赛。还有影视出品方和流量账号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影视内容预热和宣发。这种合作模式一是为了借助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进行推广,二是想尝试找到一条共处共生之路。不过随着侵权风险的加大和利益权衡后的改变,这种合作逐渐难以掩盖住侵权带来的矛盾冲突。
创作者的应对
面对侵权判定趋严的情况,创作者有自己的应对手法。一位B站影视区UP主表示,近两年B站二次创作审核变严格。创作者为避免侵权会去掉关键词,像剧名、角色和话题等。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侵权风险,就如这周小张看到的一样,不少熟知的UP主创作的视频陆续下架,应版权方要求,混剪类和饭剪类视频成了下架的主力军,创作者的创作空间被严重压缩。
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国家电影局表态要配合版权局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这意味着对影视短视频侵权的打击将更加严厉。但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给创作者一个合法合理创作的空间,可能需要建立更好的版权授权机制。是严格全面禁止影视短视频的二创还是建立一种新的版权合作方式,这需要各方去探索。短视频平台如果想长远发展不能靠侵权内容吸引流量,同时版权方的打击行动也要考虑自身宣传推广需求等多种因素。
影视短视频侵权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发展矛盾,那么作为用户的你,是更支持全面规范影视短视频确保版权方利益,还是希望能有更灵活的创作空间保障短视频的创作?希望大家能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