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游戏的火爆本是游戏界的一大盛事,然而随着玩家技术差距拉大,外挂工作室的出现却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外挂工作室竟然能给出400万年薪招聘技术员,这就足以凸显这个灰色产业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外挂到底如何盈利值得探究。
外挂制作
外挂的制作需要一定技术。在国内,一款热门游戏系统检测更新后,外挂作者能在6小时内做出最新版外挂并出售。这些制作者编写外挂打包程序,然后分裂为不同版本。比如有的版本功能简陋些就是低端外挂,复杂些的是高端外挂,都是为了最大收益。他们编写程序后就可以出售给分销商来赚钱。
不同版本的外挂有着不同的命运。高端外挂一般功能先进但可能之后被淘汰降级为低端外挂。这种变化不需要额外成本,制作者就能多赚钱。外挂制作成为这个产业链的起始环节。
分销渠道
外挂从制作者到分销商,再到渠道商,最后到代理商层层转手。分销商从制作者处拿到外挂后会包装成不同名字和功能的外挂转卖给渠道商。渠道商有大小之分,大渠道商引流能力很强。例如在一款百万在线的热门游戏中,老渠道商能赚50万。但这也是有风险的。
渠道商再把外挂分发给代理商。处于食物链低端的代理商虽然每单的利润不如前面的环节,但月入上万也是比较轻松的,这取决于他们的销售经验。
赚钱方式
以4000元外挂为例,作者只能得到800元,代理商能拿到2000元利润,从中可以看出层层剥削。开淘宝引流成本高,不是所有外挂销售者都能承受,代理商更多靠自身在游戏中的推广。为了体现外挂优势,代理常常在游戏里玩着卖。
他们卖的实际是服务,要让使用者体验好才会被买单。外挂还划分版本销售也是一种赚钱策略,能吸引不同消费层次的人。
安全措施
在这个灰色产业里,安全很重要。购买外挂时,对方不会透露真实身份。与你交易的可能是不同QQ号,但背后可能是同一人。这种打一枪换一地的做法很常见。像DNF火爆时腾讯大力打击外挂,知名工作室就被一锅端,所以他们要想尽办法隐蔽身份。
而在吃鸡游戏中,虽然官方已封30多万个号,但这只是外挂产业规模的一个侧面反映,外挂产业依旧活跃。
产业链特点
这个产业链呈现短平快的特点。外挂工作室在游戏红利期快速跟进,赚完钱就散伙。能存活下来的工作室不简单,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掌控渠道等不可复制资源。这是长时间沉淀的结果,并不是随意就能组建一个这样的工作室并且盈利的。
这种灰产的存在和游戏的关系很密切。每款现象级游戏的背后,都有靠外挂赚钱的灰产人员,而且顶端的作者和渠道商在热门游戏中短期赚百万不是夸张的事。
不建议涉足
虽然外挂产业看似赚钱快,但千万不要涉足。这是违法且不道德的行为。一旦被游戏官方发现或被执法部门打击,将面临严重后果。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正当途径赚钱才是正道。在游戏中,大部分玩家希望有公平的环境,外挂破坏了游戏的平衡性。
你觉得这个外挂产业链会一直存在吗?希望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后点赞分享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