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低价商品和丰富活动总是让人难以抗拒。那诱人的奖品仿佛就在眼前招手,可活动要拉人助力这个规则却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有些人为求助力愿意花钱,这其中的可靠性真的有待商讨。
低价商品与诱人活动
拼多多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它的商品价格常常低到让人惊喜。许多日用品、小电器等,在这里能以超低价买到。而那些促销活动更是吸睛,像砍价免费得,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于有机会白拿商品,能不心动吗?还有现金大转盘,转出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周围人说在拼多多上薅到羊毛了,这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到活动中来。它抓住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希望在省钱购物的同时还可能有额外收获。
在一些小县城、乡镇里尤其明显,人们收入有限,拼多多上的低价商品简直就是福音。很多老人也在年轻人的带动下参与拼多多的活动,就盼着能省点儿钱。
拉人助力的无奈
活动虽好,但规则却很苛刻。要想顺利拿到奖品或现金奖励,就得拉不少人助力。在城市里,大家都忙碌于工作,哪有那么多人脉可用?年轻的上班族,每天生活两点一线,朋友数量本来就有限,这时候想要完成任务就变得困难重重。在农村地区,社交圈子相对更小。而在一些高校宿舍,可能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都互相帮忙,但次数多了也会出现反感情绪。许多人因为拉不到足够的人感到焦急,因为眼看着奖品要到手,就只差这一步助力了,这种想拿又拿不到的感觉很折磨人。
同时,如果活动时间有限的话,这种焦急感就会加倍。比如一些限时的砍价活动,如果时间快到了还拉不够人,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花钱买助力的兴起
于是乎,花钱买助力这种现象就应运而生了。闲鱼这个平台上就有人瞅准了这个商机。这些卖家常常号称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微信号可以帮忙砍价。他们知道那些急于完成拼多多任务的人的心理,所以把价格标的诱人。从砍价群到一些专门的论坛,再到某些社交群组,都有这样的助力售卖行为。这些单干或者成群的卖家各有各的价格体系,根据助力的难度、活动本身的大小来定价,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都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对于一些比较在乎奖品或者现金奖励的人来说,他们觉得花点钱如果能够拿到奖品那也是值得的。而且他们自认为是一种捷径,可以省去找人帮忙的麻烦。
花钱买助力的不可靠性
然而,花钱买助力根本不是什么靠谱的事。拼多多可不是吃素的,它有着强大的监管系统。这个系统能够非常精准地判断出这个账号到底是真人操作还是虚假操作。那些总是帮人砍价却从来不购物的账号,肯定会被判定无效。就算是有时候赶上活动漏洞偶尔能提现成功,那也是极少数的个例。大部分情况下,想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几乎不可能。毕竟拼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根本目的是吸引新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花钱买助力这种违背活动初衷的做法是很难蒙混过关的。
在实际当中,如果平台发现大量异常的助力账号都会进行标注,持续关注,一有问题马上处理,防止有人作弊。
助力成功概率极低
就算你真的花了钱去买助力,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拼多多的算法是围绕社交性、新用户增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希望是由真实的用户之间,比如朋友、家人来互相邀请参与活动。可是花钱雇佣一些跟平台活动毫无关系的账号去助力,系统肯定会限制这种行为。像在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圈子,如果有人花钱买助力,最终没有成功后才后悔不已。因为他们在看到花钱助力好像有希望的时候就冲动了,等到意识到根本不可能实现时,钱已经白花了。
从平台的数据统计来看,通过花钱买助力而成功的案例在所有尝试的人群中的占比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花钱买助力的风险
花钱买助力还伴随着很多风险。首先是遭遇诈骗的风险,把钱给对方了,对方却不办事,钱就打水漂了。还可能遇到一些打着助力旗号,实际在收集用户信息的骗子。其次就是平台处罚风险,如果被平台发现账号异常助力,那很可能账号被封禁,将来连参与活动的机会都没有了。在一些网络社区里,经常看到有人哭诉自己因为花钱买助力落得如此下场,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
你是否也曾想过在拼多多的活动中花钱买助力?如果你有相关经历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看,那就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