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快手是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但很多人对二者区别存在误解,像认为抖音是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平台,快手是3 - 18线用户的平台这种片面认知,这很值得探讨一番。
抖音快手用户的刻板印象
抖音和快手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之前很多人觉得抖音用户大多在一二线城市,这可能是因为早期抖音上的内容风格较时尚、精致。而快手被认为是3 - 18线用户更多,或许是由于快手早期很多贴近乡村生活的内容。但实际随着发展,这种界限已很模糊。例如现在抖音上也有很多农村题材内容,快手也不乏时尚都市内容。在四川的农村地区,越来越多年轻人用抖音展示家乡风景,而上海的弄堂里也有很多老人在刷快手的搞笑视频。
进一步来说,这种刻板印象会影响对平台的全面理解。假如商家只依据这样的印象去选择平台推广,可能会错失机会。比如一个主打农村特产的商家,如果认为抖音用户不喜欢这类产品而放弃,那就大错特错了。
推荐算法下的粉丝意义
它们都是推荐算法,作品先发一部分人,反响好就会扩大推荐范围。很多人觉得这样粉丝意义不大,和公众号相比,像头条、知乎的粉丝就没那么大影响力。不过在抖音,粉丝多并不意味着有持续流量支持,若内容不好不行,难以维持热度。而快手粉丝相对价值更大,像一些长期做快手的网红,粉丝粘性很高,成为其稳定的观众源。知名博主李某在抖音有百万粉丝,但一条稍差些的视频流量就不行。而在快手,同样情况流量的落差没那么大。
粉丝对于创作者在平台上的长期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快手,稳定的粉丝可以为创作者的新作品提供初始流量支持。
平台内容展现形式
快手的小屏阅读模式类似公众号。刚刷快手时可能没抖音吸引人,但刷久了会发现惊喜。抖音一个视频可能迅速抓住眼球。抖音更易造出爆款,一个作品火了能持续火很久,涨粉也多。快手则不会让作品持续火,更注重新作品机会。
例如一位旅行达人,在抖音发布的精彩旅行视频火了之后一直有热度。但他在快手发布类似视频热度消退快,却能让新的旅行视频有展现机会。
这种差异给创作者带来不同体验。如果创作者追求短期内打造爆款,可能选择抖音更好。而想让不同作品都有机会被看到,快手会是不错的选择。
不同平台粉丝数量对比
同一个比较火的作者,在抖音的粉丝往往多于快手。这反映出平台的不同特质。抖音造爆款吸引了众多粉丝,焦点在内容传播广度。而快手粉丝数量相对少,表明粉丝获取较难但很有价值。
以美食作者为例,同样的美食制作视频在抖音的点赞量和粉丝增长可能是快手的数倍。但在快手关注他的粉丝都是深度喜欢其风格和内容的真实粉丝。
创作者如果想在快手获得更多粉丝,需要借助粉丝的粘性来发展。在抖音则要不断创作符合潮流的内容来扩大粉丝圈。
平台流量控制与引流
抖音流量官方把控力强,粉丝多用途有限。若想引流到其他地方,如微信公众号或做淘宝客时引流到QQ群,抖音比较合适。而对于有实体店或者想做IP长期沉淀做长期用户积累的商家,快手更优,其粉丝价值和用户粘性利于做长久经营。
曾经有商家想通过抖音将流量引到自己实体店,但发现流量很难转化。而在快手上用心经营的商家,利用粉丝粘性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实际消费者。
在广告投放方面,快手的效果对于商家找KOL投放也更好,其粉丝的忠实度使得营销更有的放矢。
内容运营与真诚服务
很多文章教程都提及运营技巧,但好作品仍然是关键。在快手做IP更要少套路多真诚。如那位小学毕业的家庭主妇主播误改价格的事,说明经商有时是套路,但快手做IP要回归真诚服务才能长久。
在内容创作领域,很多人过于追求技巧,却忽略了作品本质。不论在抖音还是快手,提供实用的、真诚的内容才是留住观众的基础。
各位读者,你们在使用抖音和快手时有哪些独特的发现?欢迎评论互动、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