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平台上,直播带货看似是一片蓝海,实则暗流涌动。东方甄选的成功让无数人眼红,然而像疯狂小杨哥这样粉丝数远超东方甄选的账号,GMV却被远远甩在后面,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无数主播们挣扎求生的身影。
东方甄选的成功范例
东方甄选在抖音没有离开这个巨大的流量池,它抓住了平台的机会开源创收。抖音海量的日活用户为它提供了支撑。其他主播也渴望这样的成功,到很多人都远远没有做到。那些看到东方甄选成功的人纷纷涌入直播赛道,却忘记了每个成功背后的独特性,盲目进入只会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
很多主播只看到东方甄选有流量,却不明白流量的获取和留存比他们想象中困难。东方甄选在内容创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这不是简单可以复制的,可很多主播还是想走捷径,结果只能在不同的困难中打转。
老李的挣扎
像运营百万粉丝账号的老李,在抖音上的销售额月最高200万,最低不到10万。他为了稳定GMV不断开新号,然而新号存活率只有不到30%。一个账号如果每天收入不足3000元就入不敷出,这样一个账号不会被长时间保留。这种起伏不定的收入很让人揪心,每一个运营的决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老李和他的团队还面临着很现实的成本问题。他们公司直播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连节假日都不例外地努力,可换来的却是大量僵尸粉,引流来的粉丝也无法转化,投入巨大的人力精力,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
抖音算法的压力
抖音的算法给主播们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抖音通过流量券鼓励用户多发视频,可如果短视频前三到五秒无法留住观众,就很难被推送到更大流量池。像老李就为了迎合算法,把“黄金3秒”和5秒完播率当成最重要的事,有时候为了这个还得进行一些表演性质的创作。
这种算法下,很多创作者难以找到方向。小八的遭遇也类似,抖音虽然给她打了音乐标签,但是却无法精准判断她到底是爱好者还是从业人员,导致符合她目标受众的流量无法准确到来,最终影响转化。
转化难的困境
主播们面临的另一重要难题就是转化困难。老李的公司面向B端,但进入直播间的大多是C端用户。瑶瑶孵化财经主播,看起来粉丝量有一定规模,但仍然难以将流量成功转化为有效的收益。曾经有女老板花了200多万最后失败收场,也有花费几百元就做到百万粉丝的成功例子,这说明转化这事不是单纯看投入多少。
不管哪个层级的主播,转化难带来的就是成本无法收回。在抖音上直播,投入的钱就像扔进了无底洞,不断投钱却看不到收益,这样的挫败感让很多主播心寒。
头部与尾部共存的挣扎
在抖音直播领域,上至头部账号下至尾部主播都有着自己的难处。头部账号看似风光无限,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巨大,在整个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也难以独善其身。而尾部主播为了生存不断拼命,比如老李开新号却举步维艰。
头部像疯狂小杨哥这样的账号,粉丝数多到难以想象,却在GMV方面被东方甄选拉开距离。尾部小李之类的每天担心账号入不敷出随时被关停。头部尾部都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大家都在不同的困境里面挣扎。
多平台发展的思考
很多主播看到抖音的不确定性后,也在思考多平台发展。像有些公司的公众号有20万粉丝,在视频号上靠私域引流保持一定的精准用户,这样的多平台配合或许能降低单纯在抖音平台面临的风险。不少运营者认为既不放弃抖音这个大流量池,又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是比较明智的出路。
如果一味在抖音这个难以把握的平台投入一切,可能最后一无所有。多平台的用户可以互相补充,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收益和用户群体,这是从当前抖音主播的普遍遭遇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你是否看待主播们在抖音努力求生却又大多不如意的状况?欢迎点赞分享并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