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从传统的微博模式发展到如今多平台的短视频时代,短视频成为大众娱乐主流与品牌营销重地这一现象很值得探究。
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短视频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像抖音、快手等平台迅速积累起庞大用户量。在2022年,抖音日活就已经突破数亿。这些平台崛起于国内各个角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人们都热衷于刷短视频。大众在碎片化时间里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与娱乐。而且众多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除了大家熟知的抖音、快手,哔哩哔哩、西瓜视频等也有着巨大流量。
短视频功能逐渐成为互联网产品底层功能这一趋势不可忽视。例如很多社交平台甚至购物平台都融入短视频功能,小红书加入短视频资讯流推荐就是很好的例子。这让用户在产品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也给商家开辟新的推广渠道。
短视频销售现状
目前短视频销售受价格限制较大,像潮玩和旅游相关的低价产品在短视频上比较畅销。高价产品往往难以达成较好的销售效果。就比如一些高端电子产品,虽然有推广,但销售转化率远低于低价产品。这其中是有多种原因的,包括消费决策的复杂性等。
当前的销售模式依然比较初级,有待探索更多适合高价位产品销售的模式。因为高价位产品往往意味着消费者需要更多信任和保障,短视频平台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账号投放效果差异
在短视频自媒体投放中,账号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时趣策创部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端账号和尾端账号在投放效果上普遍优于头部账号。例如在抖音和快手平台,中游账号投入最多,B站却是头部账号投入最多。这和不同平台用户的构成以及平台属性相关。
在抖音,用户基数大且类型多样,中游账号粉丝数量适中但粘性较高;B站以年轻用户为主,头部账号往往拥有大量粉丝,而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品牌更倾向于头部账号投放以获得更多曝光。
不同平台营销策略
各个短视频平台差异很大,因此营销前要深入了解各平台。如抖音商业化程度高,可采用硬广告、企业号、网红、爆款IP、全民共创这五大营销方式。而火山版营销手段相比较少,主要是曝光、精细化流量、定制化内容三种。
在B站,用户以95后为主,年轻且多元,钉钉等品牌的入驻取得成功。其内容受平台推荐影响大,但主动找流量的用户也不少,所以二次元内容能保证流量和曝光,像芬达扭瓶推广就利用B站的特色取得不错效果。
平台营销特色示例
皮皮侠平台营销分为流量产品合作和内容合作两类。流量产品靠开屏、信息流投放,内容合作通过IP联名等创新营销。梨视频有专业媒体团队和全球摄影师资源网络,内容聚焦突发热点社会事件,适合生活方式品牌合作。不同平台各有其营销资源和优势领域。
新平台的关注必要性
品牌不能只看眼前,像微信视频号这样的新平台也要密切关注。新平台往往代表着新的机会,可能会有独特的用户群体或者未被开发的营销潜力。如果品牌不能及时掌握新平台的规则,就可能错过抢占市场的先机,就像当初不少品牌没有重视抖音平台,现在再想进入就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最后想问一下各位读者,你认为品牌在短视频平台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才能更好地营销?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积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