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手机话费一直被扣微博会员费,却成过期会员,移动与微博双方各执一词,这其中到底是谁的责任?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高先生遭遇扣费疑问
高先生在2014年3月通过移动话费购买微博会员包月业务。近期发现是过期会员,可每月还扣10元会员费。这对于高先生来说很突然,在他的理解中,交了钱就应该享受会员服务。他之前很少玩微博却一直缴费,就是以为在正常续费成为会员状态。据高先生讲述,他此前没太在意这10元的费用,直到去营业厅查收费项目才发现问题。
这件事确实反映出很多消费者在面对一些小额付费业务时的疏忽。许多人想到金额小就不太在意,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
新浪微博的查询结果
新浪微博方面经后台查询称,2015年3月起,就没收到移动发来的高先生续订申请,也没收到会员费。这一结果似乎表明高先生的会员到期就未再续订。但高先生却一直被移动扣费,这里就存在明显矛盾。微博方面在2014年9月29日部分省份不能通过话费支付购买会员,相关提示并没有让高先生清楚知晓自己的业务情况。
这样的回应对于高先生来说难以接受,对其他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个警示,商家的业务调整通知有时并没有有效传达给消费者。
中国移动的解释
中国移动嘉州分公司说高先生网上自愿订购,取消要通过多种渠道。高先生后来也发现自己业务订购时间为2014年3月4日且长期有效。当高先生提出疑问时,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解释不了,只建议打10086处理。而嘉州分公司另一位负责人对于和微博的结算无法核实。
这就暴露出移动在业务办理、费用收取和客户解释方面存在不少漏洞。比如业务办理时有没有尽到充分告知的义务,收费的依据能不能随时说清楚。
客服处理情况
高先生14日拨打10086投诉后,目前没有得到进一步回复。这样的处理速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很煎熬的。在整个事件中,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等待运营商的处理结果,自己能做的很有限。
从这里能看到客服的处理效率和态度都是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如果客服长期拖延无所作为,会让消费者更加不满。
涉及的权益问题
高先生的案例涉及到消费者的知情权。高先生不清楚微博会员支付业务的调整情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何种会员状态。再者是公平交易权,他交了钱却没有得到相应服务。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相悖。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不少。很多时候消费者面对复杂的条款、商家的不作为,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业务管理与沟通的问题
移动和微博在业务管理上有明显疏漏。从微博未收到续订申请和会员费,到移动无法解释与微博结算情况。这反映出双方在业务对接、信息共享和客户信息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两家企业没有做好协调管理,会让消费者在使用服务时遭遇各种麻烦。
企业联手提供服务时如果不能良好对接管理,会造成很多类似的矛盾,影响自身形象,也损害消费者权益。
你是否也担心会遇到和高先生类似的情况?希望大家点赞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