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多元化的如今,电商平台会员的性价比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焦点,也是诸多消费者纠结之处。
电商平台会员调研情况
第一财经和《DT商业观察》的调研虽然只有1155份回答,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反映了部分买过会员的人群情况。这个调研数明确显示了在有购买经验者中的现状。它聚焦在淘宝、京东和拼多多这三大热门平台,为我们分析电商平台会员情况提供了数据基础。调研样本主要来自买过会员的用户,使结论偏向这一特定群体消费习惯。
这一调研在选取样本时就决定了其结果的指向,购买过会员的人有着不同考量,而这些考量成为我们分析的依据。
高收入群体与会员购买率
收入影响购买决策。税前年收入越高,购买电商平台会员的比例越高。可能高收入群体更看重会员带来的便利与服务。比如一些高收入者喜爱山姆会员,尽管付费是进入平台的门槛,却乐在其中。这说明不同消费层次对于付费会员制度的接受程度和需求程度是不同的,高收入群体更加愿意花钱进入有品质保证的电商购物环境。
高收入群体可能工作较忙,付费会员所带来的诸如快速下单、优质配送等服务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低收入群体可能会在价格和性价比方面权衡更多,对于需要付费的会员门槛就比较谨慎对待。
三大电商平台会员购买地区差异
在大城市确实有和平台相关的差异。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人群购买淘宝会员的比例更高。这里面有地域消费特色的影响。可能一线城市聚集了更多时尚、年轻且消费能力较高的人群,淘宝丰富的商品种类、多样的品牌和年轻化的营销方式更吸引他们。
同时不能忽视地区物流发达程度等因素对平台会员购买的影响。像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由于物流网络健全,淘宝会员的快速物流等优势就容易被消费者看重,也会促使更多人购买淘宝会员。
会员续费率与平台表现
用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续费率来看,淘宝和京东处于领先。它们保持领先肯定是在服务或者权益等方面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像淘宝88VIP赠送夸克会员权益缩水、京东PLUS会员权益调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当消费者感觉在会员权益方面受损的时候,就不太愿意续费。像杭州的yoga就因为发现网易严选会员价不如普通价放弃续费,这样的情况会对平台的续费情况产生很大影响。
会员权益调整带来的影响
会员权益缩水或者购买决策复杂都会成为消费者不再续费的原因。95后的陆先生就因为京东PLUS老会员续费更贵而放弃续费并且减少了使用。这表明电商平台在设计会员体系时不能随意调整权益或者提高价格,不然会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调研中年轻人对于权益缩水的吐槽也是明显的。电商平台应该重视消费者的反馈,不断优化权益体系,保持合理价格,才能让消费者持续买单。
会员省钱及权益最大化方式
年轻人利用二手平台拆分出售用不到的会员权益,这是一种节省费用甚至盈利的行为。电商平台的付费会员制度主要包含省钱、服务和联名这三部分且日益趋同。在权益赠送方面,京东与其他平台的合作方式值得关注,通过换量导入会员。
电商平台不仅要提供权益,更关键的是让权益创造更多场景,这样才能增加用户消费频率和金额。电商平台需要把控好会员权益的各个环节,才能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是否也在购买电商平台会员时有过类似因权益调整而犹豫续费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