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会员如今备受关注。《“哪家电商平台会员最值得买”小调研》收到1155份回答,其结果揭示了很多问题。高收入人群购买会员比例高,且调研样本有局限,但也反映了一定的消费习惯,这就是焦点所在。
电商平台会员的价值
电商平台会员存在自身价值。像山姆会员是购物的准入门槛,它限制只有会员能下单和进店消费,这种设置一定程度筛选了目标用户。此外,电商平台想通过会员体系筛选出高价值用户,来推荐个性化商品,增强用户粘性,增加消费频次和金额。
在实际的电商市场中,淘宝、京东和拼多多是主流平台。它们庞大的用户群里,会员体系各有特点。淘宝和京东在续费率方面领跑,这表明很多用户认可其提供的会员价值。
会员权益的缩水问题
会员权益缩水情况时有发生。在调研里,不少年轻人有吐槽。如淘宝88VIP赠送的夸克会员权益和京东PLUS会员权益不断调整,存在权益不断缩小的情况。
像杭州的yoga,就因为网易严选会员价不合理就不再续费。95后的陆先生也因京东PLUS老会员续费更贵不再续费。这些都说明权益缩水让消费者失望,影响平台会员的留存率。
消费决策与价格因素
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淘宝88VIP价格是88元/年、京东PLUS会员99 - 149元/年,拼多多省钱月卡10元/月(首月免费)。这些看似性价比很高,但如果权益缩水就让性价比大打折扣。
面对价格变化,消费者会调整购买决策。当京东PLUS老会员续费还涨价时,陆先生就降低了京东使用的频率。价格在消费者是否购买和续用会员关系里占较大比重。
会员权益再利用
年轻人有新的方式来利用会员权益。为了省钱和利用多余权益,不少年轻人在二手平台拆售自己用不到的会员权益。
这样他们不仅能免费拥有会员资格,甚至能赚钱。这一现象反映出会员权益存在再分配可能性,也间接体现出消费者在电商会员体系下的多元应对。
电商会员制度的构成
电商平台付费会员制度基本涵盖省钱、服务和联名三部分。各平台这三部分渐渐趋向相似。
京东和其他平台的联名采用“换量”的方式,如和叮咚买菜互相导入会员。这表明会员制度差异化在减小,各平台在探寻优势互补的方式。
权益的有效覆盖
对于电商平台,重要的不是提供的权益,而是权益的有效覆盖与场景创造。
如果平台赠送的会员权益变少或者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就触碰到了雷区。平台需要思考如何让权益覆盖更多场景,让存量用户有更多消费,这样才能保证会员体系的有效运营。
最后想问大家,你在选择电商平台会员时最看重什么?希望大家评论互动,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