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变化 /b>
2025年,随着抖音推出打车服务,网约车市场再起波澜。无论是专业网约车平台,还是聚合平台,都陷入了流量焦虑。打车乘客增速跟不上司机运力增幅,这让各平台把找订单、找流量当成首要任务,市场格局由此开始发生变化。
以往相对稳定的网约车市场,如今变得风云变幻。各平台都意识到,仅靠原有业务模式很难持续发展。比如,一些中小平台在没有足够流量支撑的情况下,订单量大幅下滑,经营陷入困境,纷纷想办法突破困局。
春节调价目的 /b>
2025年春节刚至,不少网约车平台就进行了一轮调价。这背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增量下沉用户。那些原本不太习惯使用打车软件的下沉人群,恰恰是抖音、快手等平台覆盖的人群,包括60、70甚至50后的群体以及四五六线城市用户。
平台们觉得,这些下沉用户是尚未开发的“宝藏”。以四五六线城市为例,出行需求一直存在,但传统网约车服务渗透不足。通过调价,平台希望吸引这部分人群使用打车软件,打开新的市场局面。
争夺银发群体 /b>
可以看出,短视频类app已逐渐占据老年人的日常时间。当抖音推出打车服务,预示着网约车行业的流量争夺正转向银发群体。滴滴和高德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这也是抖音首批接入高德打车的原因之一,高德想借此渗透下沉银发用户和三四五六线城市市场。
银发群体数量庞大,出行需求也较为稳定。然而,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相对较低,使用网约车还不熟练。各平台针对这一情况,开始优化服务,如简化操作流程、提供更贴心的人工客服等,以吸引这部分用户。
流量为王趋势 /b>
在2025年的网约车市场,手握海量流量的app越来越吃香。春节前夕,美团大力支持其网约车聚合业务发展,侧面说明靠流量转化给其他打车软件引流,比自己做推广更快且利润更高。流量已成为平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打车软件来说,有流量就有订单。像抖音等拥有巨大用户基数的平台,进入网约车市场后,能迅速为合作的打车软件带来大量订单。一些小平台感叹,如果没有流量支持,根本无法与大平台竞争。
司机收益困境 /b>
随着越来越多流量方加入,网约车司机的收益恐进一步被压缩。运价下降,参与订单收益分配的主体变多,司机收入必然减少。网约车司机们对此抱怨不断,转单卖单现象就是平台到处搞流量买订单导致的。
司机们反映,现在订单虽然多了,但到手的钱却少了。原本一趟能赚几十块,现在扣除各种费用后,所剩无几。为了增加收入,一些司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但效果也不太理想。
行业发展思考 /b>
此前有到家服务的聚合产品因长期与流量方绑定,服务商不仅要给流量方分润,还会丧失品牌影响力,最终退出。网约车行业特殊性使监管不支持打补贴战,所以服务商宁愿付费买订单,也不愿自己补贴司机和乘客。在市场饱和时,确保新司机有单接才是重点。
监管的态度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平台们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如何平衡司机、乘客和平台之间的利益,是摆在各平台面前的一道难题。各位读者,你觉得网约车平台该如何在流量竞争和保障司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欢迎评论互动,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