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价值取向差异
快手倾向于聚焦普通人生活,注重普惠,让普通人的记录平等展示。比如很多普通人在上面分享日常琐事,也能有一定的受众。而抖音以中心化控制引导流行,容易催生爆款,重点打造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导向。
不同的价值取向背后是两种不同的运营理念。快手更希望每个用户都能有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不管是否出名。而抖音则是通过制造热门内容获得大量流量。这种差异也体现在用户对两个平台的使用感受上。
用户需求不同
快手用户很多并不介意能否出名,更多是排解孤独或寻求身份认同。他们在这里像在一个大社区,相互交流。有一位小镇青年,在快手上分享自己手工艺品制作,在和粉丝互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抖音用户很多是消费内容为主,用“刷”来形容观看行为。用户花大量时间看高赞优质内容,少数人生产也是为了传播获赞。比如很多网红努力创作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点赞、扩大影响力。
算法逻辑对比
快手算法讲究普惠,不对名人和网红流量倾斜。它保证每个内容都有机会展示给一定量用户。所以快手生态里普通人曝光机会多,广告也较少,到日活6000多万才启动商业化。
抖音算法是流量筛选,放大爆款。积累高赞精品内容池,对用户持续轰炸。非优质内容很难崭露头角。这样的算法让抖音热门内容很火,但也让一些普通内容被埋没。
商业化态度差别
快手对商业化克制,宿华说优先解决社会问题,商业价值是为了解决问题和维持团队。在做好“记录”前,一直不过度商业。这使得快手前期发展更注重用户体验。
抖音则在发展中不断加重运营比重,通过打造热门内容吸引更多用户流量,也为商业化打下基础。它签约红人、管理内容,更好地控制内容质量和调性,吸引了更多商业合作。
产品体验优化
快手近半年优化用户互动和内容生产体验。增加长图、K歌功能及辅助硬件等,让用户轻松找到创作方向。用户在这里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增加了用户和平台的粘性。
抖音持续推陈出新,设计内容主题、玩法、音乐等。引导用户创作符合平台调性内容,不断吸引新用户加入消费内容,激发创作热情。但也使得创作者较难脱离平台预设框架。
用户生态特点
快手用户觉得自己在“玩”平台,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相互关注欣赏,用户生态丰满。比如一些农村用户靠快手记录生活,还获得收益,和粉丝关系紧密。
抖音用户消费内容为主,生产主要为传播。导致用户生态里创作者和消费者界限明显。网红负责创作热度,普通用户大量消费内容。
你更喜欢注重普惠的快手,还是热衷于打造爆款的抖音?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