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风暴来袭 /b>
2024年的互联网就像一场超级风暴,卷出了无数流量宠儿。诺米在抖音年末访谈视频里感慨流量带来的翻天覆地,一条内容收获100万点赞就像一记重锤把他砸进大众视野。还有“开封王婆”月涨粉600万,向佐“抽象”出圈,“发型师晓华”一人带火一座城,这些人的爆红如同一颗颗信号弹,照亮了互联网世界。
向佐的转型逆袭 /b>
向佐本就有一定认知度,可在成为“抽象顶流”前,也只是娱乐圈普通一员。这次他放飞自我玩“抽象”,与以往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话题度像火箭一样飙升。他投资电影,钱不是来自家里,而是求了200个人才凑齐。他的目标清晰,要成功夫巨星,流量对他来说是推进剂,让他从被小众认识,到被大众看到,有了更多工作机会,离梦想更近。
诺米的内心独白 /b>
诺米面对流量冲击,情绪很复杂。一开始不敢相信,甚至激动得睡不着觉。他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有人评论他模样变了,可他不care。他直接表明“我不是rapper,不是网红,是艺术家”,这份底气或许来自才华,也来自流量带来的自信,他在流量漩涡中努力保持独特自我。
一夜成名非偶然 /b>
很多人觉得这些流量宠儿是运气好被砸中,但实际上流量哪会凭空产生。以向佐为例,他在“抽象”前的铺垫、诺米自身才华以及作品设计,都是成名的潜在因素。他们的一夜成名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个点上的爆发,表面是偶然走红,背后是有迹可循的必然。
延续热度的困境 /b>
流量高峰持续时间有限,这些人开始为延续热度发愁。一位资深MCN运营说,很多红人走红后不知道路在哪,只能抓着走红的标签“复制”。一些人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如果没有后续优质内容,很容易被遗忘,比如某些凭借单一话题走红的人,短暂热闹后就销声匿迹。
长期主义的启示 /b>
“李蠕蠕”是个范本,长红6年靠的是持续产出优质作品,累计圈粉近2500万。2024年成为流量焦点的人们,热闹褪去后该思考长期主义。像某些人达到维权目的就带着流量回村拍vlog,他们明白流量不是终点,在流量之外找到生活和创作的平衡,持续发光发热,梦想才会更近。
朋友们,你觉得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普通人还有机会像这些流量宠儿一样一夜成名吗?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