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争议热点
“二创”一直以来都是争议不断。一方面它很讨喜,二次创作者通过解说、评论等方式增加观众对原作品的认可度,还增大了原作品商业价值。但另一方面,围绕它的版权纠纷也是层出不穷。就比如我们日常刷到的各类影视“二创”视频,很多时候都会引起原版权方的不满。
这种争议在当下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愈发凸显。短视频平台上大量“二创”作品的涌现,让版权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大家都在思索着一个平衡点,既能让“二创”有生存发展空间,又能保障原作品权益。
平台合作开端
7月19日,爱奇艺集团和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引起不小的涟漪。双方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授权与推广等方面开展探索。
此次合作标志着长、短视频平台的关系开始有了新转变。过去两者在“二创”版权方面多是矛盾重重,如今携手合作,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全新模式,让大家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二创”机制意义
有专家表示,建立短视频的二次创作授权机制是长、短视频平台多年来胶着斗争后的必然结果。保护内容版权才能持续鼓励创新,这次合作是视频行业自我治理的一次有益探索。
如果能建立起完善的授权机制,就能在保护长视频平台版权的同时,让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合理合规地进行二次创作,从而促进整个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创”作品特色
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由来已久,通常是通过混剪、切条、配音、添加字幕等方式,将他人拥有著作权的影视作品以新形式呈现。与原作相比,“二创”视频时间更短、门槛更低、传播速度更快。
比如我们经常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的电影解说,几分钟就能看完一部电影,很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但这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难度,因为很多“二创”作品容易在不经意间侵犯版权。
版权判断要素
短视频是否构成侵权,主要是判断该短视频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在司法实践中以四要素进行判断,即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性质、使用作品的数量和程度、对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潜在市场的影响。
以解说电影类短视频为例,若在视频中穿插广告推广以及后续因点击量带来流量变现,就构成了商用原作品的目的,很可能会被判定为侵权。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国家电影局也发声表示要整治这类侵权行为。
合作模式展望
爱奇艺将向抖音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双方还对解说、混剪、拆条等“二创”形态做了具体约定。
有业内人士建议在“先授权后使用”基本原则下建立授权机制,这样能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又让短视频生产者灵活使用内容。这次长、短视频平台的版权合作,无疑是产业自治、规范发展的典范,那么你认为这种合作模式能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吗?希望大家留言评论,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