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直播电商大热潮中,平台的流量逻辑直接关乎着主播和商家的“生死存亡”。不同平台有着怎样独特的流量规则?接下来为你揭晓。
抖音的流量逻辑
抖音短视频很重视完播率,用户若能看完一个视频,那这个视频大概率是优质的,所以完播率权重排第一也不难理解。今日头条算法中,同样消息下,权重高的账号更受采信。直播电商延续该算法外,还加入转化率、复购率等电商参数,这使抖音面临新的流量分发挑战。
抖音利用这些参数,把流量精准推送给潜在观众,比如美妆主播转化率高,就会给她更多有美妆购买意愿的流量。不过随着电商直播发展,平衡算法参数难度增加,怎么兼顾内容质量和电商指标成了抖音的难点。
快手的流量调控
快手优先按用户社交关注和兴趣调控流量分发,主打“关注页”推荐内容。这种弱运营管控让内容创作者和粉丝直连,加强了双方粘性,沉淀出私域流量,造就了信任度高的“老铁关系”。
快手有“互粉”规则,每天关注上限20人,关注数到1500就不能再添加。这规则促使创作者注重粉丝质量,和粉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比如一些主播会举办“粉丝专享”活动,增强粉丝归属感和忠诚度。
淘宝直播的分级运营
淘宝直播从内容转向主播“经验 + 专业”分级运营。经验维度包含直播场次、时长、平台活动完成率、粉丝留存率等。2019年3月,淘宝推出“主播成长”体系,让主播了解自己等级位置。
淘宝主播等级反映影响力,提升等级要积累经验值和专业分。经验值和专业分会延续到下一级,且经验值只对主播自身、专业分只对所属专业类目有效。这激励主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比如有的主播为提升等级,增加直播时长和场次。
淘宝平台的流量分配
淘宝平台流量分配有三个评判原则。直播打标签能精准定位直播属性,从而匹配对应流量,但用的人多了,竞争也大。在流量竞争中,合理用标签、提升直播等级、把握活动机会、上榜排名成了关键动作。
在淘宝系,流量倾斜围绕内容建设。主播做好内容建设是提升流量核心。能从留住粉丝到引导其进店了解商品,得靠主播话术建设。比如一些主播通过幽默风趣话术吸引粉丝停留和购买。
腾讯看点直播模式
腾讯以“看点直播”工具为主,主播可通过个人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和投放腾讯广告等“去中心化”方式获流量。2020年微信小程序重点建设商业场景,推出“看点直播”组件帮商家打造商业闭环。
微信用S2B2C模式,用户粘性高、私域流量信任高,能带来电商高转化和高复购。有商家利用微信社群做直播预热和推广,转化效果很好。未来腾讯看点直播在电商直播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平台竞争与突围
不同平台直播流量逻辑差异大,竞争也激烈。主播和商家得根据自身特点选合适平台。新主播在快手利用“老铁关系”可能快速积累粉丝,高专业度主播在淘宝直播靠分级运营能展现优势。
要在平台竞争中突围,就需了解平台规则特点。把握抖音算法参数、维护快手“老铁关系”、提升淘宝主播等级、利用腾讯“去中心化”流量。只有这样,才能在直播电商浪潮中获得更多流量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