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当下,网络发展迅速,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敏锐感知时代变化,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把握网络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舆论环境新变化,为思政教育适应新时代做好准备。像如今社会舆论环境复杂,大学生受网络信息影响大,学院此举紧跟时代步伐。
学校期望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新格局,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矩阵构建
学院强化融媒体矩阵建设,打造了集价值引领、思想交流、特色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思政教育新平台。这如同搭建了一座沟通师生与外界的桥梁,让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
有了这个新平台,师生能在其中进行思想互动,更好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同时,矩阵内不同板块针对不同需求,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
队伍建设
为壮大网络育人队伍,学院扶持成立各类校园媒体和融媒体团队。这些团队成为传递信息、反映学生声音的桥梁。打造学生融媒体团队品牌后,学生参与度大幅提升。
他们承担起重要传播任务,不仅让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参与者,也成为传播者。例如学生记者通过采访报道校园思政活动,记录正能量瞬间,打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凝聚了青年力量。
形式创新
学院利用图文、短视频、直播、H5、VR等多种传播形式,打造校园新闻精品。这种多元化的形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喜好和学习习惯。比如短视频生动有趣,能快速抓住学生眼球。
通过直播化、移动化和产品化等新趋势,让思政教育及时触达学生。像VR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增强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变得“萌起来”“潮起来”。
效能提升
学院紧跟视觉化传播潮流,采用“中央厨房”工作模式。从整体统筹不同类型媒体平台特性,根据平台特点调整宣传策略。在短视频平台,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图文平台,注重深度和准确性。
挖掘符合不同媒体传播属性的宣传点,精准投送内容,不断提升传播效能。使得学生能在合适的平台看到符合口味的思政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内容为王
融媒体时代,优质内容是关键。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历史文化特质等,推出“叫好又叫座”的融媒体作品。结合大数据精准投放,比如针对学生兴趣特长推送相关思政内容。
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回应热点话题方面,这些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让校园与社会互联互通,将网络空间打造成凝聚青年共识的“能量场”。
你认为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种“融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还能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优化?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