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竞争激烈的当下,快手从游戏到短视频不断布局子产品构建产品矩阵,同时面临着用户增长缓慢、商业化待解等诸多状况,它将走向何方?
快手的产品矩阵布局
快手这一年的动作频繁。从年初的”电丸“小游戏开始,随后年中密集布局了六款短视频。去年7月内测的快影,定位是专业视频创作者的剪辑工具。好多产品有着明确的定位方向。例如新上线的电喵直播,将快手APP的游戏功能独立出来,形成了游戏直播加短视频加话题社区的新形式,与之前的快手电丸相呼应。这些布局,慢慢地构建起了快手的产品矩阵。
随着竞品的不断发展,快手深知不能只依赖单一产品。所以它一直不断扩展,到今年2月,算上下线产品已经有10款子产品,每个产品在其规划的功能里各司其职,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市场需求,稳固在短视频赛道中的地位。
激烈竞争下的快手处境
在短视频赛道上,快手面临的竞争相当激烈。头条系的抖音迎头追赶,抖音在用户获取和商业布局等方面不断进步。BAT等巨头看到了短视频的潜力也纷纷入局。这使得快手不得不加快自己的布局速度。尽管快手如今拥有了看起来不错的产品矩阵,但多款子产品的活跃度不足。快手处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里,必须要不断审视自己的竞争策略,想出新的办法来应对各方的挑战。
像抖音这样的对手在增长速度、商业推广方面都有独特之处。以用户增长为例,曾经快抖共同创造的用户增长神话现在也变得不再容易,短视频行业逐渐显露出疲态,用户获取难成为了快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商业化之困
快手成立8年有余,商业化却一直是个难题。拿广告营收来说,虽然发布了营销平台,也有像“百雀羚造梦季”这样的营销案例。但是由于其社区氛围浓烈,无法像其他平台那样大刀阔斧去做可能有损用户体验的推广。例如在游戏方面,通过上线“快手电丸”和“电喵直播”这样的独立APP,按照多通道垂直化逻辑想要布局游戏营收,不过这还处于探索阶段,收效如何仍有待观望。
在电商方面,虽然电商场景的重要性对短视频平台很高,快抖等平台也都在为电商业务开辟通道,想要拓展新收入来源,然而快手在这一块也尚未有成熟的体系,还在商业化的探索路上慢慢前行。
内容运营特点
快手的内容运营模式是比较独特的。它并不侧重运营内容,创作者们大多有自己固定的粉丝群,以快手为主要活动阵地。对比来看,抖音在内容运营方面更为积极,像电商、营销和小游戏等业务拓展不断。而快手像手工耿哥这样能够突破圈层的红人数量有限。这种内容运营模式也影响到它的商业化进程,在平台扩张和盈利拓展上相对比较保守,更多依赖创作者自身的影响力来维持平台的活力。
这种运营模式也使得快手在转型和突破上存在滞缓情况。因为没有足够的突破圈层内容,很多商业机会就较难达成,甚至新用户的获取速度也相应变得缓慢。
用户增长难题
快手现在面临用户增长的瓶颈。之前和抖音共同创造的用户增长神话,随着时间推移,短视频整体行业疲态渐显。用户习惯发生改变,在流量分化的情况下,很多用户在常用APP就能得知天下事,快手和抖音的打开率都受到挑战。虽然5G到来似乎是一个希望,不过目前快手在吸引新用户方面的办法还不是很多。也仍未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去应对已经存在的用户流失和新用户难以拉新的问题。
而且自身产品的活跃度不足也反映出用户增长的乏力。产品活跃度和用户增长相辅相成,产品不活跃难以吸引新用户,而新用户不来,产品活跃度也很难提高。
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快手在技术变革下,商业化还有提速的机会。从大的发展趋势看,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行业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快手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无论是广告、游戏还是电商等商业化方向,都需要再深入探索创新。
宿华和“快手人”对于快手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需要在保持平台风格定位的基础上,解决诸如商业化、用户增长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让快手踏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快手努力发展的过程中,你认为快手应该先重点解决哪一个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也请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