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里,长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摩擦硝烟弥漫,这场纷争就像一场大戏,让人目不暇接,而其中的是非对错更是众说纷纭,这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优酷的抨击手段
优酷在这场纷争中,先夸B站市值高,随后就开启卖惨模式,称做长视频的难兄难弟。这种手法很巧妙,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开始表达立场。可是转眼间,就对B站提出期望,希望其主营原创短视频,暗指不宜有侵权性的剪辑盗版内容。这看似一种温和的提醒,实则是表明长视频平台对短视频侵权行为的一种抵触态度。在一场行业大会这样的公开场合说出这些话语,很明显是在释放一种信号,长视频在关注短视频的一些不当运作。
优酷的言论也反映出长视频平台的一种焦虑。长视频制作成本高昂,背后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他们看到短视频的一些未经授权操作,自然会觉得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比如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可能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投入数亿资金,而短视频随便剪辑就能吸引流量,这让长视频平台难以接受。
爱奇艺的深度批评
爱奇艺CEO龚宇指出二创是用没授权的事物加上自己的东西掩盖盗版本质。爱奇艺作为长视频的巨头,面临短视频发展的冲击,这一说法也是直击要害。爱奇艺有着众多版权内容,在看到这些内容被短视频以某种疑似侵权的方式利用时,自然要站出来发声。
如今,很多短视频里的电影号和电视剧号把内容精剪。比如说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在短视频里可能几分钟就被呈现完。这让一些习惯了碎片化浏览的用户觉得方便,但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这可能会减少用户在其平台观看完整影片的可能性,从而造成潜在的利益损失。毕竟买版权是一笔大开销,要是用户量都被短视频引走,那长视频平台难以维持。
腾讯的特殊表态
腾讯在这场大战中表现特殊。原本是长视频阵营爱优腾中的一员,在网络视听大会上却反咬优酷一口,表明优酷和短视频都成为它的批判对象。腾讯副总裁的“猪食”言论更是引起轩然大波。这种说法看似是批判短视频平台个性化推荐内容质量低,但也颇显偏激。像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科普、生活技巧等诸多优质类目,不能一概而论称之为“猪食”。
腾讯这样做其实也反映了自身的矛盾。腾讯既有长视频业务,如腾讯视频,也有自己的短视频项目,如微视。它既担心短视频影响长视频业务,又急于在短视频领域分一杯羹,所以其立场很难单纯的站在长视频或者短视频一方。
短视频的反击
字节跳动的反击迅速又有力。字节跳动靠短视频起家,旗下的抖音、西瓜等平台深受大众喜爱。在腾讯副总裁发表“猪食”论的第二天,字节跳动就犀利回应。尤其指出微信视频号是目前唯一没按要求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这一招很是巧妙,把话题从内容质量问题转移到社会责任履行上。
字节跳动这一反击,也代表着短视频平台的姿态。短视频虽然发展迅猛,但经常被诟病有侵权等问题,它们也渴望得到尊重和平等的竞争环境。比如抖音上有很多原创内容创作者,他们带来了许多丰富有趣且正能量的作品,不能因为个别侵权行为而否定整个平台。
网友的不同观点
在这场长视频和短视频的纷争中,网友也有不同看法。部分网友觉得如《长歌行》等剧大火,短视频可能起到推广作用。毕竟对很多忙碌的人来说,先看剪辑如果感兴趣再去看正片是很正常的操作。这些用户认为短视频和长视频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补。
然而也有部分网友支持长视频的维权。他们觉得版权必须得到保护,短视频的无授权剪辑等同盗窃。例如一些辛辛苦苦制作的综艺节目,被剪辑后流传,对原节目收视率和播放量或许存在影响,而且对节目制作者来说也是不尊重。
巨头们的利益博弈
无论是长视频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背后都是利益的纠缠。爱优腾在长视频投入巨大,他们希望从会员制度、广告等方面盈利。短视频平台通过流量变现、广告投放盈利。当界限开始模糊,比如短视频侵权导致长视频流量流失或者用户不愿意在长视频平台消费时,矛盾就产生了。
今天的优酷、爱奇艺、腾讯与字节跳动等都已成为互联网巨头,可他们仍然为了自身利益纷争不断。这些巨头在成长过程中也有着诸多如封杀屏蔽竞争对手等手段,都试图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最大利益。他们过去的这些“不干净”行为,也进一步体现了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敌人。
大家如何看待这场长视频和短视频的大战?欢迎评论、点赞、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