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社交媒体世界里,抖音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然而,背后却存在着如知识型创作者卢克文所遭遇的尴尬:300万关注仅卖600元的惨淡变现。这一现实让众多创作者不满,也引发了人们对抖音流量变现能力的质疑。
流量分配的变化
从时间线来看,2020年后不少专业选手的涌入让竞争加剧。比如一些原本看不上短视频平台的专业者来到抖音展现更专业内容。今年6月之后,很多创作者表示流量分配变化明显。像有的创作者之前流量充足,现在则明显感到流量在减少,创作的内容很难得到像之前一样的流量支持。
同时,随着抖音大力发展电商,商家成为流量竞争者。创作者的自然流量变得难以获取,这使得创作者需要改变策略,如把佣金压低来吸引广告主投放付费流量。
流量竞争的残酷
林明的经历很典型。2021年她在抖音创业结果惨淡。在抖音每个账号起号都在和同类型内容竞争。例如同一类型的美食账号,平台会根据综合因素给予流量,更有价值的账号流量更多。在林明接受单场GMV挑战时,平台也在挖掘 Potential的带货王。创作者们压力很大,面临着巨大的流量竞争。
众多创作者反映在这种竞争下内卷日益严重,如同在拥挤的赛道上奔跑。
带货视频的主导
有从事抖音商务业务的人士指出,抖音带货视频和日常视频流量池不同,现在主推带货视频。这就使得很多创作者如果想要获得流量就需要往带货方向靠拢。像一些以美妆日常分享为主的博主,单纯分享妆容可能流量大不如前,若加入带货元素流量或许会回升。
这一现象背后意味着抖音对流量变现的追求。带货效果好的数据表现优秀的内容自然能得到更多流量。
电商探索的侧重
抖音一直在电商和本地生活方面尝试,电商尤其被重视。抖音商城的内测开启,还有低价好货、百亿补贴等策略。这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有些类似。从一些创作者在抖音销售福利产品和引流产品的情况看,销量波动极大,这表明抖音电商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抖音来说,电商发展得好将帮助平台更好地实现流量变现。
平台商业的考量
从抖音内部来看,确保品牌方或商家在平台赚钱是广告销售人员关心的。这关乎抖音的商业运营和未来发展前景。抖音若要上市就需要让投资人和市场看到流量变现盈利等能力。在此背景下,抖音培养带货王是为了证明其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变现的能力。
一位熟悉抖音广告业务的人士也深知这点的重要性,所以抖音也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探索。
创作者的应对
龙沁恬提出主播可以联合品牌方的策略。她认为若两方联合分担流量指标,能够实现可观的销售目标。创作者们需要根据平台规则变化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例如如果带货是流量重点,那么就要考虑如何将产品更好地融入内容,创作出有差异化的且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内容。
在当前的抖音环境下,创作者们要不断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流量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