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在AI技术火热发展的当下,DeepSeek的出现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起了各方关注。那些嗅觉敏锐的卖课大军很快就察觉到其中蕴含的经济效益,一场围绕DeepSeek课程的售卖热潮就此拉开帷幕。
卖课热潮兴起
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上,DeepSeek相关课程的售卖情况十分火爆。商家们纷纷上架这些课程,价格从0.01元到1000元不等。基础版本的课程内容主要是DeepSeek的操作教学,像注册方法、输入提示词的技巧、优化内容的方式等,购买者众多。商家们抓住了大众对新兴AI技术的好奇心和学习需求,大量推出这类课程。
<不少人觉得这是了解DeepSeek的捷径,纷纷解囊购买。然而,这些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可能只是一些基础的操作演示,并没有深入的技术讲解。>
社区营销套路
王雯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后,加入了一个AI学习社区。这个社区的公开课打着“甩开90%的同龄人”“AI时代让你月入过万的三个关键思维”等极具吸引力的标语。群主自称是AI连续创业者,有一年收入千万、账号引流效果好以及覆盖诸多学员的履历。但实际上,这些头衔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个社群真正的目的是引导学员购买标价近1000元的课程。他们宣称直播间购买可以便宜两万元,很多群友一时冲动就下单了。
<这些营销手段抓住了人们渴望通过AI技术改变现状、快速致富的心理,但最终很多学员可能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反而花了不少冤枉钱。>
课程质量堪忧
露露就是一个“踩坑”老手,她几乎尝试了所有ChatGPT相关课程,在面对DeepSeek课程时也未能幸免。这些课程大多是互联网上东拼西凑的产物,硬核内容少得可怜,打广告的时长远远多于干货分享。并且,后续根本不提供任何技术服务方案。学员们花了钱却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技术难题也得不到解决,只能干着急。这反映出课程市场的混乱,很多商家只看重利益,不注重课程质量和学员体验。
<学员们在选择课程时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虚假宣传所迷惑,购买到质量不佳的课程,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付费报告不实
来自清华大学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报告成为很多AI追随者的必备资料。不少博主以付费的方式在个人账号上售卖这份报告。然而,这份报告的出品团队、清华教授在线辟谣。原来这份报告短时间阅读量就破千万,而且它本身是免费的,并没有授权第三方售卖。这些博主为了获利,不顾报告版权问题,进行违规售卖,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读者们在获取资料时要注意来源的合法性和可靠性,避免花冤枉钱购买到不实或违规的资料。>
企业应用难题
互联网从业者王皓认为,利用DeepSeek赚钱的和当初ChatGPT出现后卖课的本质上是同一批人。他接手的AI智能客服项目至今还未完全落地,原因在于大多企业对AI应用的了解程度比较低,存在不切实际的想象,导致方案协调的沟通成本非常高。企业想要应用AI技术,但缺乏专业的认知和规划,与技术人员之间难以达成共识,使得项目推进困难。
<这说明企业在引入AI技术时,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自身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加强与技术方的沟通协作,才能更好地推动项目实施。>
个人应用增收
邹明算是第一批在AI领域获利的人,他通过不断调试让AI掌握不同文风,然后接单完成广告商业稿件。AI的应用确实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原本4小时的工作任务可以压缩到2小时左右,还能帮忙想出不同类型的推广文案和广告标语。虽然很难一夜暴富,但在行情好的时候,每个月可以增收1000元左右。也有人通过使用AI工具替代心理咨询师,节省了不少费用,一年能省下近5000元。这表明AI在个人工作和生活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对于普通人来说,合理利用AI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但也要保持理性,不能过分依赖,更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暴富幻想。>
在这场围绕DeepSeek的热潮中,我们看到了课程售卖的乱象,也看到了个人和企业在AI应用上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你认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在这股AI热潮中既避免被割韭菜,又能真正利用好AI技术?欢迎评论分享,也请点赞和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