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爆火引山寨风
最近,《哪吒2》电影特别火,票房和口碑都很好。这本是好事,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却兴起了一股山寨风。很多打着“饺子导演”“饺子”旗号的高仿账号冒了出来,想要借着电影和导演的热度来吸粉引流,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山寨账号迷惑网友
这些高仿账号特别有迷惑性,仿冒者还以“真身”的身份回复网友评论。不少网友没看出来,就在仿冒账号下留言支持。在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里,网友很容易就被误导,给这些仿冒者带来了可乘之机,让真正的导演无端背锅。
平台出手整治账号
仿冒账号出现后,相关社交媒体平台负责人行动起来了。他们经核实后,根据平台规则采取了一些措施,像重置清空账号资料、限制用户修改资料、限制投稿权限等。并且,对新增仿冒行为也在持续调查和拦截。不过,这波打击能彻底解决问题吗,还是个未知数。
各平台治理效果不一
截至目前,《哪吒2》片方工作人员说“饺子”导演只注册了微博账号,其他平台账号都是假冒的。记者在微博外的多家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不同平台对“高仿”账号的整治效果差异很大。比如有一家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平台,目前暂无“高仿”账号;但在竖屏短视频平台和某个通用信息平台,仍有“高仿”账号能公开检索、关注。
仿冒行为侵犯权益
使用导演本人照片和《哪吒2》电影片段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侵犯导演的肖像权、姓名权,还会侵犯片方的著作权。要是仿冒者靠假冒知名人物身份获利,像直播打赏、广告带货等,按照法律来说,这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权利人,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案例敲响法律警钟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上海轨道交通”地铁官方微信号假冒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被告伪造官方微信号,发文章并附广告获利。这和“高仿”导演账号的情况类似,都警示着人们不要以身试法。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和法律,肆意仿冒获利,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家在网络上看到名人相关账号时,会先去仔细核实账号真假吗?觉得各平台在整治“高仿”账号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欢迎点赞、分享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