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调解现场
情感主播以连麦或去现场方式帮人解决情感与家庭问题。有主播受托打电话调解,被电话那头放话“别管我家的事”。直播中,女士讲述的恶劣经历遭弹幕质疑真假,有人反驳称别的主播也解决过类似离谱事,求助者故事在很多情感直播间一个比一个离谱。
观众互动情况
情感主播常打着“让坏人得到严惩”旗号,让观众参与调解,像说“今天一定搅散你和那个男人,家人们同意扣1”。评论区网友反应不一,有人真心支招,有人让主播注意安全。情感主播吸粉快,吸的多是中老年粉丝。
造假产业链
中新网记者发现情感直播领域找演员写剧本演戏现象不少,还形成产业链,有主播、演员和编导。做过演员的主播介绍,连麦演员叫麦手,求助者打电话讲故事是“第一麦” ,剧本有时能进行到第十麦才结束。
麦手市场需求
提供麦手入门咨询的业内人士称,麦手需求量大。以抖音和快手为例,每天约2000场情感直播,且每场麦手不能重复。网上有情感主播与麦手沟通群和供麦手接单小程序,直播前主播还会和麦手对戏,走一遍流程。
主播专业问题
部分情感主播自称精通法律或心理学,调解时却露马脚,靠大嗓门指导。他们大都通过直播带货获利,卖货套路多,如调解时称利用路程时间卖货,理由是“没电商没资金”,但有网友反馈买到三无夏凉被,找客服也无人受理。
观众沉迷隐忧
吉林一位网友母亲沉迷情感直播,常买养生品、金首饰,主播忽悠原价一两千的东西卖一两百。网友觉得有欺诈可能,却不敢反驳母亲。张律师表示,情感主播作为网络主播的一种,迷惑性更强。
情感直播看似在解决他人的情感与家庭问题,背后却存在诸多乱象。屏幕前的你,会相信情感直播里那些故事是真实的吗?快来评论区分享看法,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