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Twitter估值一路走低,曾被看作“中国版Twitter”的微博却爆发出强大能量。如今,让我们深入探究微博取得优异表现的背后原因。
流量盛宴
在商业舞台上,傅园慧的迅速走红成了微博用户量和活跃度的一场集中展示。2016年时,微博月活跃用户量(MAU)达到2.82亿,如此庞大的数字意味着可观的流量。比如电商大促期间,众多买家会在微博搜索商品信息。这流量优势让微博具备了平台公司的属性。
财务亮眼
微博不仅流量出色,财务指标同样引人注目。营收和利润都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有数据显示,某几个财季里,微博的营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代理商提到部分广告主年对年投资回报率翻倍,促使广告主投放规模成倍增加,有力推动了微博财务的良好表现。
战略转变
微博能有这些成绩,离不开整体战略的转变。它从时政、话题聚集地,变成基于用户兴趣的社交平台。不再像早期那样是时政大V的主场,各行业中小KOL大量出现。例如美妆、健身等领域的小博主吸引了众多粉丝。这一转变优化了微博的内容结构。
平台价值凸显
遇到奥运等大事件时,微博的平台属性和开放性就更加明显。董事长曹国伟常在财报里提及“平台”。微博广告营收增长体现对客户群的平台价值,运营利润率提升表明平台运营杠杆效应。像奥运会期间,大量运动员、网友、媒体在微博互动,体现了强大的平台吸引力。
广告业务多元
谈到微博二季度营收,2013年微博和阿里三年合作到期这一前提不能忽视。艾瑞数据显示,二季度微博广告主类型更多元,在PC端和移动端有差异,涉及行业领域广且主要领域占比均衡。比如汽车、时尚、餐饮等行业都在微博投放广告,为微博带来更多收益。
视频业务潜力
微博的视频业务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派杰报告指出,微博视频日观看量超15亿次,按用户基数算,和Facebook的80亿次日观看量相当。富瑞预计2017年微博对视频广告全面商业化,2018财年视频广告营收占比将达13.8%。短视频或许会成为微博MAU达4亿后的增长点,未来潜力巨大。
在Twitter发展遇冷时,微博却逆风飞扬。大家认为微博能否持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如果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或许能看到更多微博发展的精彩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