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返程,如今背着大包小包赶路的旅客越来越少,“轻装”成了出行新标配。这背后,究竟藏着哪些变化和便利?
快递普及助力轻装
随着时代发展,快递服务在春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月3日大年初六在北京南站,深圳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王女士,早早把新潮电子产品和书籍等礼物快递回老家。不仅城市如此,农村快递也越发便捷。严晨阳老家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18岁的他说以前那里基本只有邮政能到,现在所有快递都覆盖,选顺丰、京东还能送货上门,春节也不停运。
快递网络的覆盖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据2024年快递进村普查数据,全国建了33.78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临近春节,北京不少快递网点业务量迎来高峰,很多像王女士这样的游子能轻松“轻装”上路了。
交通便捷加快返乡
过去春运回家路途漫长,让人煎熬。有人回忆2000年左右,春节回家火车上睡一夜,十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无比漫长。现在交通网络飞速发展,更多人能“轻装出行”。铁路覆盖了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时代以来145个县结束不通铁路历史。高铁的普及,让人们回家时间大幅缩短,有些人坐高铁4个小时就能到家。
航空、公路也助力出行。交通多元化选择让回家之路不再艰难,人们也无需携带大量行李,在路途中轻松又愉快。可以说,交通的便捷为“轻装春运”提供了坚实基础。
高铁美食增添体验
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上了热搜。如今高铁美食也有了大变化,很多列车推出地域特色美食。在郑州到上海的G3282次高铁上,能品尝到河南“驻马店确山板栗鸡”;南昌到北京的T147次列车上,有现点现做的“江西小炒”。
这些特色美食不仅满足了旅客的味蕾,也让旅途更有乐趣。乘客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带很多干粮,“轻装上阵”也不会在路途中饿肚子。能在欣赏窗外风景时,享受美食,无疑让春运旅途更美好。
行李寄存贴心服务
近年来,全国多个车站优化了行李寄存服务。旅客不管是赶火车、住酒店还是逛景区,都能和行李“分头行动”。西安站作为普速列车主体车站,站内设置了3个便民行李自助寄存柜,旅客用手机扫码就能自助办理。站外南北广场也有行李寄存点,南广场寄存点还24小时营业。
在杭州、青岛等地,“送件进站”服务拓展到地铁站,乘客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就能轻松完成存取。旅客有了更多寄存选择,不用带着沉重行李奔波,大大提升了出行体验。
智能寄件高效分离
在一些火车站,智能寄件柜让“人货分离”变得高效。江西南昌火车站入口处,旅客可通过智能寄件柜将物件邮寄回家。厦门火车站安检处附近有自助快递柜,旅客能自主下单寄快递,真正实现“门到门”服务。
这种智能寄件方式节省了旅客时间,也减少了行李负担。与传统寄件相比,在站内就能轻松完成,让旅客有更多精力享受旅程,让春运更加轻松、愉快。
未来出行美好展望
随着科技和社会持续发展,春运“轻装”出行趋势会更明显。未来快递服务可能更智能化,交通会更快速便捷,车站服务会更人性化。我们期待更多新技术、新服务应用到春运中,让旅客出行不再有行李困扰,让回家的旅途更顺畅。
你觉得春运中哪种服务对“轻装”出行帮助最大?欢迎点赞分享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