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上,播放量高却没有点赞是不少创作者的困惑。这背后涉及多种因素,无论是创作者本身的操作,还是视频受众群体的行为模式,还有快平台的推荐机制等都与之有关。这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播放量虚高因素
刷量情况不少见。不管是来自非官方的流量平台,还是如自己操作手机重复播放,这都不属于真实观众的行为。我曾知道有个朋友,为了让自己的视频看起来热闹些,就找了非官方平台刷量。结果播放量上去了但点赞寥寥。另一方面,有时候家人朋友出于好意帮忙刷量,虽然播放数增多了,但这部分量并不是基于视频内容好坏吸引来的大众,点赞自然少。
很多人以为播放量等同于点赞量,这是错误的观念。播放量体现的是曝光度,而点赞是观众对内容的认可。在实际中,许多人只是顺手划动视频,并没有认真看内容,也就不会点赞。比如我们在乘车途中看快手视频,可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视频一过就没印象了,更不会去点赞。
视频自身特性
视频的题材和风格影响很大。如果是比较小众的题材,即使播放量因为某些偶然因素上去了,其点赞量可能依然不高。例如一些只针对学术研究领域很小众专题的视频。不同风格也是,如纪录片风格的视频和搞笑短剧相比,在大众平台点赞量往往较少。
再者质量才是核心。如果视频制作粗糙,画面模糊或者声音不清晰,即使播放量可能由于标题或者初始流量推送上去了,但观众很快会流失不会点赞。就像有的视频拍摄设备差,镜头晃动很厉害,观众看着难受怎么会点赞。
推荐机制的影响
快手的推荐机制比较复杂。虽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但完播率绝对是关键之一。如果一个视频被打开很多次,但是完播率超低,那也很难被更加广泛的推荐。以一些生活类小视频为例,它们短时间内浏览量高但完播率差,后续点赞就少。
如果一个视频一开始在小范围内被推荐时,反馈较差,那后续想得到大范围推荐得到更多点赞就很难。例如有些地区性小网红的视频,一开始当地观看人群的互动性不强,那视频就很难推广出去,点赞量也不会高。
用户行为模式
现代用户看短视频很多时候是碎片化的。他们看的时候可能手上还做着别的事,充分调动用户注意力的内容不多。像一些技巧类视频如果不能很快让用户学到东西,就很难得到点赞。
用户之间的社交性也很关键。如果大家觉得视频的内容和自己的社交圈无关,就不会愿意点赞去推广。例如一些只有本地人才懂梗的视频在外省播放量虽有,但点赞难有。
粉丝量级制约
如果是新创作者账号粉丝数量少,视频在初期传播就很难。即使内容很棒在小范围内被关注到了,但难以进一步扩散到更多人群。就好比一些新起步的绘画教学账号,他们优秀的作品因粉丝少点赞也不多。
粉丝质量也重要。如果大多是僵尸粉或者是对领域不感兴趣的受众,那点赞就难以提升。有的账号花钱买了很多所谓粉丝,但这些粉丝并未真正关注视频内容自然不会点赞。
互动策略缺失
创作者没有有效的互动策略也不利于点赞增加。如果只是一味地发文而不关注回复评论,观众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曾经有个手工制作的快手账号,开始观众很热情,后来由于创作者从不回复评论,慢慢点赞就少了。
而且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互动群体。比如科技类内容制作人不与科技类观众加深联系探讨,也是不行的。
那你如果是快手创作者,遇到播放量高但点赞少,你会怎么做来改善这种情况?希望大家在评论里说说想法,有收获的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