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虽是二手交易平台,却凭借庞大的用户量和独特业务模式吸引了众多关注。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发展历程
2014 年,“淘宝二手”更名闲鱼,其 APP 正式上线。此后,形成“淘宝买新,闲鱼卖旧”的淘系交易格局。多年来持续发展,如今已成为广为人知的二手电商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闲鱼用户数量已突破 5 亿,平台闲置物品发布近 1 亿,售卖商品数量超 10 亿件,在二手电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年轻偏好
在各大主流电商类平台中,年轻人对闲鱼尤为偏爱。95 后占比 43%,00 后占比超 20%,是平台的重要消费力量。
对年轻人而言,闲鱼的用途不止实物买卖,他们开发出更多新玩法,如以物换物等。就像闲鱼总裁季山说的,很多玩法是用户创造的。
盈利难题
闲鱼正式升级为集团一级业务后,面临自负盈亏的压力。如何实现盈利、养活自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流量变现需求越发强烈,在坚持社区 + 交易基础上,闲鱼开始一系列创新,积极寻求第二利润增长点。虽然有人预测闲鱼收费是大势所趋,但也面临争议。
卖家之变
过去闲鱼一直以个人卖家为主,甚至会对职业卖家进行封号处理。但随着负责人更迭,平台态度改变,大量职业卖家涌入。
这些职业卖家包括工厂直销厂家、线下门店商家等,还有利用闲鱼做中间商的个人卖家。然而职业卖家入场,引发不少人质疑闲鱼违背初心。
平台竞争
当年闲鱼起步时,电商竞争没那么激烈,对淘宝威胁不大。但现在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京东、拼多多、抖音商城都来势汹汹,市场格局不同了。
作为淘天在二手市场的先头兵,闲鱼表现亮眼,是集团在二手市场发力的着力点。在肩负集团利润增长期望下,闲鱼发展显得有些焦急。
未来举措
闲鱼收取服务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卖家对职业卖家入场的担忧。十周年将推出“捡漏商店”板块,吸引小 B 卖家入场。
推出“捡漏商店”虽会增加运营成本,与当下寻求利润增长点需求不符,但考虑到其他二手电商已布局线下店铺,闲鱼也得跟上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