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APP独立营运六年,历经市场变幻与负责人更迭,在发展中起起落落。下面来具体看看这期间的变化。
早期核心“社区”业务
最初,闲鱼以“社区”业务即“鱼塘”作为运营核心。2016 - 2017年,阿里极为重视,分别投入1亿元及10亿元资源用于鱼塘扩张。像资深用户小鸣2017年接触闲鱼时,就感受到浓厚的社区氛围,可以和同好交流商品信息等。在此背景下,2019年时任负责人谌伟业仍强调发展玩家以带动社区,并且社区业务也取得不错发展。
随着发展,交易氛围逐渐变浓,单纯的社交互动不再是用户首要目的。很多用户到闲鱼,更多是为了买卖东西,而不再着重于社区交流。这也为后来业务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商品交易方向转变
本着重发展社区业务,但闲鱼最终还是更聚焦商品交易。如今大量“职业卖家”涌现,卖全新、包邮商品。一位常淘二手货的用户称,近一年在闲鱼买二手难,一咨询就知是职业卖家。这让闲鱼商品交易从二手拓展至全新商品、技能、付费服务等领域,越来越像淘宝,偏离了最初以“社区”为核心的定位。
尽管创始人谌伟业2016年就担忧职业卖家让闲鱼变淘宝,但2020年第二任负责人陈镭却表示在C2C平台特定领域出现职业卖家正常,还称后续会有相关解答,可问题似乎仍没解决好,这种转变让老用户有些无所适从。
定位变化之困
从“二手交易社区”到类似淘宝的综合交易平台,闲鱼定位改变引发诸多问题。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首当其冲,原本奔着二手实惠好物来的用户,现在被大量职业卖家信息干扰。而且这也使平台口碑出现波动,很多用户不满于现在选二手商品困难重重。
从长远发展看,定位模糊会使平台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核心优势。相比专业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不够纯粹;比起淘宝等综合电商,又缺乏先发优势,让其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业务的拓展布局
尽管有种种问题,闲鱼仍不断拓展业务。2019年谌伟业上线“闲鱼优品”频道,涉足ToB业务,为用户提供品牌自营及授权的官方闲置商品。这一业务让用户有了更多有品质保障的选择,但也与平台二手交易的草根形象有了些冲突。
2020年陈镭借直播火热之势上线“闲鱼直播”,业务从C2C转向C2X 。同年靳科还推出“无忧购” “会玩社区” “新线下”三大业务。如今闲鱼业务众多,有“闲鱼直播” “闲鱼优品” “会玩”等,繁杂的业务让平台管理和资源分配难度增大。
负责人调动影响
六年来负责人更迭对闲鱼发展影响很大。不同负责人理念不同,导致业务方向摇摆。谌伟业注重社区和ToB业务尝试;陈镭侧重直播潮流推动C2X转型;靳科积极推出新业务拓展领域。频繁变换方向,使平台缺乏连贯发展规划,员工和用户都难以适应。
在市场竞争激烈,对手都有清晰战略时,闲鱼却因负责人变动打乱节奏。以二手交易为主的转转等平台按部就班发展,闲鱼却在变动中消耗精力,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如今发展前景
现在闲鱼是阿里体系内月活跃用户数过亿的8个App之一,有庞大用户基础,但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众多业务分散资源,难以专注提升某方面竞争力。定位不清晰让老用户流失,新用户获取也受影响。
未来,它若想在市场立足,需重新审视定位,整合业务,注重用户体验。是专注二手交易,还是走综合平台路线,都需要明确方向并稳定发展。你认为闲鱼未来应该坚守二手交易阵地,还是继续向综合电商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