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弹窗扰网课
现在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上网课开机就弹出游戏页面。比如家长顾先生,孩子装了 360 开机小助手后,每次上网课前都会跳出“360”每日趣玩等页面。这些弹窗严重影响孩子上课专注度,让家长极为担忧。
这些恶意弹窗还常配有“大尺度”图片,打着“资讯”标签,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家长想防护又防不胜防,孩子上网的环境被严重破坏。
广告诱惑耗时间
对未成年人来说,游戏里免费道具吸引力很大。微信小程序“贪吃蛇大挑战”里,一款“鹦鹉魔术师”皮肤需看 120 次广告,每次广告约 25 秒,要 50 多分钟。
如此长的广告观看时间,不仅浪费孩子大量时间,还容易让孩子沉溺于获取游戏道具的过程中,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对游戏更加痴迷,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平台乱象频曝光
“闲鱼”此前就常被曝光存在低俗、色情问题。小磊咨询“闲鱼”上健身教练“私教课程”,对方在“线下”服务暗示其他内容,让他很吃惊,即便“信用极好”也不可信。
此类知名平台问题频出,给未成年人选择网络服务带来困扰,也说明平台在用户管理和内容审核上存在很大漏洞,没有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直播影响难忽视
淘宝直播流量大,部分网红主播直播能吸引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可有些直播内容难言“正能量”,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未成年人有不良影响。
未成年人易受主播影响,若直播充斥负面内容,会让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差,阻碍其正常的成长与发展,平台在内容监管上应当更加严格。
防沉迷落实欠佳
整治网络游戏平台实名制和防沉迷问题一直是重点。很多游戏企业有尝试,但小程序游戏操作环节仍诱导付费或看广告。
这说明虽然有规定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问题。游戏企业为了利益忽视社会责任,未成年人很容易就突破限制沉迷其中,家长对此忧心忡忡。
国际经验可借鉴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暴力、虚假信息和色情低俗等侵害,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我们可多借鉴他国成功经验。
比如学习他们在法律制度上的完善,平台监管上的严厉措施等。他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尽快改善国内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
各位读者,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净化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你会积极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吗?